虽然双发重型战斗机很强。
但是大力出奇迹,只要有更强大的发动机,就可以造出一款不比它差的单发中型战斗机。
这就是f35路线!
阵风也好、欧洲2000也罢,他们作为中型战斗机之所以选择双发,是因为发动机推力不足,而双发又增加了它的飞行成本。
这也是一些欧洲国家放弃了欧洲战机计划,转投f-35项目的原因。
只要解决了发动机问题,一切都不是问题。
于是,在过去的几年间,bmw公司一直在死磕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最终推出了全球最强涡扇发动机——p135。
有了它,也就有了f3。
对于bmw公司的发动机技术,李毅安还是非常信任的,虽然它是靠着德国技术和英国技术起家,但是作为全世界最早生产研制涡扇发动机的企业,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它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而且研发经验也是世界上最丰富的。
虽然现在p135的还不成熟,但一切都是早晚的事。或许会有些波折,但是最终肯定会成功。
通过死磕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可以推动bmw的发动机技术,那怕就是飞机晚几年服役,也没有多大影响,也就是少卖几架而已。
关键是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所衍生出来的技术,将会让bmw的涡扇发动机技术飞跃到更高的台阶上。
听阁下这么说,柴归荣立即转移话题说道:
“阁下,这也就是那些伊朗人的想法而已,大客户嘛,总是需要照顾一下的,他们表示未来可能会采购200到300架,说起来,伊朗人这次真是下了血本。”
国际军事服务公司虽然是防务部下属的私营企业,但是sea所有的军火出口,都是由其代理。
也正因如此,柴归荣非常清楚这笔订单有多庞大。
“所有的订单加在一起的话,已经超过一百五十亿了,绝对称得上是史上最大的军事采购,而且未来他们可能还会追加订单。阁下,真没想到,伊朗人居然会下这样的血本!看样子,他们真的很担心俄国人啊!”
俄国人……
全世界都知道伊朗为什么会采购那么多的武器,就是为了抵御俄国人的入侵。尤其是在美国开始认怂,想要从一些地区撤出之后,虽然还不知道美国的决心有多大。但是面对这一局面,伊朗自然有了危机感,所以才要全力加强军备。
“俄国人……”
李毅安摇了摇头:
“伊朗的威胁从来都不是俄国人,而是他们自己!”
“他们自己?阁下,你说的是他们国内的反对国王的反对派?”
因为推销武器的关系,曾多次造访过德黑兰,柴归荣对伊朗的情况当然有一定的了解,其国内的反对派试图通过推翻国王的统治,来改善民众的生活。
“不过,那些人也就是少数一些人罢了,影响不了大局。”
柴归荣的看法,代表着这个时代,人们对伊朗的普遍看法,虽然其国内有反对派,但是他们动摇不了根本。
只不过,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在伊朗还有一股更强大的力量,当然,李毅安并没有和柴归荣聊这个话题,两个人就伊朗的军事订单交流了一会,又了解一下军火贸易的情况后,柴归荣就离开了。
但是等到柴归荣离开后,李毅安看着面前的这份伊朗的军事采购报告,整个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伊朗……他们购买这么多武器,能够保护自己的安全吗?
历史上,伊朗购买的大批的美国武器,最后,压根就没有发挥任何作用——至少在没有保住巴列维王朝。
“巴列维……”
念叨着这名字,李毅安的眉头皱成了一团。
他所想的并不仅仅只是九年后那场改变伊朗命运,让其从开化现代重新走向极端保守的“歌名”,而是另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