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诞生于20多年前的商业杂志,在过去二十四年时间记录着金融资本的每一次心跳。
这一期的《财富圈》,又一次用大大的标题写出了——年度世界500强企业。
看着这个词汇,朱卫华想到,他在书上看过的资料:
二十四年前,在文报中心大楼里,留着八字胡的张国利在纸下前敲下创刊词。这位刚刚刚崭露头角的总编,决心办本“像银行金库般厚重”的杂志。
首期杂志用重磅道林纸印刷,刊登的并不是普通人看不懂的股票分析,他找到新方向:把冷冰冰的数据变成有温度的商业故事。
也正是那一天起,《财富圈》杂志出现了。
也就是在两年后的某个深夜,编辑部烟雾缭绕。年轻编辑史飞云盯着全国公司营收数据突发奇想:
“给企业排个座次如何?”
这个后来被称为“世界500强”的榜单,彻底改变了商业世界的游戏规则。
当通用汽车首次登顶时,底特律的工厂主们把杂志封面裱进相框!
当bmw首次闯入榜单那年,永安证券交易所专门升起庆贺气球。
两年前,美国企业占据151席,sea紧随其后,以149家企业成为榜单的另一主角。
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全球经济版图清晰而稳定:美国高居榜首,sea紧随其后,其它国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甚至还包括苏联。
毕竟苏联并没有这样的企业。
盯着这份杂志的封面,朱卫华的心情是复杂的,他一直在沉思着,然后他的余光投向了一旁——东宁将于今年岁末明年年初举办东宁万国博览会。
万国博览会,看着报纸上里的文字,他的表情中略带着一些疑惑,自言自语道:
“这个万国博览会是什么?”
满脸疑问的他,在过去的这一段时间里,接触过太多新鲜的事物,就像电视广告里的移动电话,在这里有不少人都有,那种电话居然可以拿在手里一边走,一边打着电话。
这怎么可能呢?
在朱卫华的认知中,拨打电话出了单位,就要去邮政局之类的地方,个人手持电话当然是不存在的。
而这里,不仅家家都有电话,甚至还有这种可以随身携带,像是小电台似的移动电话,这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甚至在他看来,像这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就像是小电台一般的东西基本上应该是特务才会用到它,但是谁能够想到,在这里很多人都使用了这种可以移动的电话?
甚至就连大学里的很多教授都使用的这种移动电话。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冲击简直是无处不在的。充斥着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甚至就连同他在街道上也需要面对着这些冲击。
就这样,漫步在这个街头,朱卫华的心情是复杂的,同样也是好奇的,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逛街,每一个地方都让他感觉好奇的很。
他所好奇的并不是这里繁华的街道,也不是耀眼的霓虹灯。而是这里的生活。
就这样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或许是两个小时或者更久。
终于,朱卫华停下了脚步。
站在餐厅潮湿的空气中飘着一股油烟的气味。玻璃门上贴着一张泛黄的招聘启事,红笔歪歪扭扭地写着:
“招聘假期洗碗工,日薪100元。”
“日薪100块……”
他喃喃自语,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的那几张钞票。
一天100块钱,这绝对是天价了,而且就是一个假期而已。
十几天的假期。
甚至能挣上好几年的工资。
面对这样的诱惑又有谁能够拒绝呢?
想了一下,他就推门走了进去。
推门时铜铃铛锒铛一响,冷气混着浓浓的烧鹅味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