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声音微微发颤:“可这几个学生……就是不退。她们说,这是她们攒了三个月生活费才买到的票,是她们唯一能见苏婉一面的机会。今天一大早就从外省赶过来,连早饭都没吃,就为了能早点进场。现在你说没票了,她们哪能接受?”
他摊开手,眼神里满是无奈:“这事儿真不赖我啊!是场馆临时改方案,是导演拍板撤位置,我就是个执行的。可她们不找导演,不找节目组,就堵着我哭、闹,我……我也是打工人啊。”
他说着,声音低了下去,眼底泛起一丝红。
他不是冷漠,而是太清楚这个行业的规则,出问题时,总得有人背锅,而背锅的,永远是那个最无力反抗的人。
就在这时,短发女孩萱萱猛地抬起头,眼泪还在脸上未干,声音却带着倔强与悲愤:“那你们就不该把那三张票放上去卖!你们明知道会变,还卖!我们买到了,就是我们的权利!凭什么说取消就取消?我们不是黄牛,不是投机倒把,我们是真心喜欢苏婉的人!”
她声音颤抖,却一字一句砸在地上:“苏婉这场……几乎没粉丝来了。你们知道吗?她最近的热搜都是黑的,代言掉了,综艺被剪,连粉丝超话都快没人签到了。如果我们再不去,她要怎么办啊?她会以为……全世界都不要她了。”
最后一句,她几乎是哭着喊出来的。
那一刻,她不再是那个无理取闹的“闹事粉”,而是一个在偶像低谷时,仍想用自己微弱的光去照亮对方的少女。
她知道自己的力量渺小,但她不愿放弃。
粉丝就是这样。
他们把偶像的成败当作自己的成败,把偶像的冷暖当作自己的冷暖。
他们会在深夜刷数据,在寒风中等接机,在舆论风暴中挺身而出。
他们不是不知道现实的残酷,而是宁愿相信,爱可以逆转命运。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有些人,或许根本不需要这份爱。
有些人,把粉丝的喜欢当作理所当然,把应援、打投、控评当成圈钱的工具,把“陪伴”当作可以反复收割的情绪资本。他们享受着光芒,却从不真正看向那些为他们举灯的人。
就如苏婉。
她或许曾有过真诚,但在这场名利的游戏里,她渐渐忘了初心。
她不再回应粉丝的留言,不再感谢应援,甚至在公开场合对粉丝的付出轻描淡写。她开始依赖资本、依赖话题、依赖争议,而把最纯粹的支持者,晾在了角落。
可这几个女孩不知道。
她们依旧相信,只要她们在,苏婉就不会倒下。
她们是无辜的。
她们的执着,不是愚蠢,而是在成人世界早已学会妥协时,她们仍选择相信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