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这次拼了命地抢票、请假、连夜坐绿皮火车赶来,只因为几天前,苏婉在微博私信里对她们说需要她们。
她们以为,这是偶像对她们的依赖,是彼此之间情感的确认。她们以为,苏婉需要她们,就像她们需要她一样。
可现在——
苏婉猛地推开休息室的门,门“砰”地一声关上,锁扣“咔哒”落下。
三个女孩刚抬手欲敲,却听见门内传来一声尖锐的怒吼:
“等会儿我的几个粉丝会来找我,我会抱住她们,跟她们说对不起!这些画面必须都给我拍下来,立刻发到微博上!听懂没有?!”
声音气急败坏,带着压抑不住的焦躁与算计。
三个女孩的手僵在半空,指尖微微颤抖。
她们面面相觑,眼神里写满了错愕、震惊、不敢置信。
她说什么?
“抱住粉丝说对不起”?
“必须拍下来发微博”?
这不是真心的道歉,不是情感的流露,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公关表演。
短发女孩的手指缓缓松开,灯牌“啪”地一声掉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她却像没听见,只是呆呆地站在原地,瞳孔失焦,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崩塌。
门内,苏婉的声音仍在继续,隔着薄薄的门板,清晰得刺耳:
“呸,就是几个没身份没地位的粉丝,还说什么大粉,我还以为能为我带多少人,结果呢?那几个人够做什么的?还不够让我丢脸的!衬得我像个笑话!”
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锋利的刀,狠狠捅进她们的心脏。
“没身份没地位的粉丝”?
“像个笑话”?
她们曾把苏婉当作信仰,当作黑暗生活里的光。
她们在微博上为她反黑,熬夜删黑评,被网暴也不退缩,她们创建后援会,自费印应援物,只为让她在舞台上多一秒被看见,她们甚至被黄牛骗走半个月的生活费,只为了买到一张前排票。
可现在,她们的付出,在苏婉眼里,不过是“可利用的工具”。
短发女孩缓缓弯下腰,捡起地上的灯牌。
那块曾被她视若珍宝的亚克力板,此刻却像一块烧红的铁,烫得她掌心发痛。
她低头看着灯牌上自己亲手写的字“苏婉,我们永远在你身后”,突然觉得可笑至极。
永远在你身后?可你,从来就没回头看我们一眼。
另一个女孩咬着嘴唇,眼眶通红。
第三个女孩默默流着泪,她想起自己曾在微博写下:“追星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想成为更好的人。”可此刻,她只觉得自己像个傻子,一个被精心编织的谎言愚弄的傻子。
门内,苏婉的声音依旧在继续,语气中带着深深的懊恼与不甘。
“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还是比不过温栩栩?她一出场就是神,我拼尽全力却连舞步都踩不准!可粉丝……粉丝至少得帮我撑住场面!现在倒好,就三个?三个也敢叫粉丝?”
听到这里,三人彻底僵住。
原来,苏婉的自卑与痛苦,从来不是因为粉丝的离开,而是因为比不过温栩栩。她的不甘,她的挣扎,她的崩溃,都是源于嫉妒与落差。而她们这三个“忠实粉丝”,在她眼中,不是支持者,不是陪伴者,而是可以榨取最后一点价值的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