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阁十二上将之首,国第一功臣赵国公周涛,周家如今唯一的后人。
此人十八岁那年,就高中当时的武状元,按照规矩本来应该先从参将之类的职位做起,一步步往上走走,但他却上书朝廷,声称“吾周家为麒麟之首,大盛顶梁,后人自当统御三军,讨天下叛逆,岂可为将卒乎?”,然后直接索要“兵部尚书”职和“骠骑将军”阶,想要直接负责调度天下兵马,内阁自然是直接否决,称之为“狂妄小儿”,直接打发到京城周边的卫所里去了。
哪曾想,此人直接罢官不干,跑到家里歌舞升平,也不担心朝廷问罪。
后来看在周家后人的份上,没有给予太大的责罚,但也基本不再对其有任何任用,在家赋闲,一闲就是足足九年。
直到不久前,穆逢春兵败之后,朝中勋贵老臣集体举荐他来担任兵部尚书。
据传。
当初官渡之战定出胜负之前,周荣就曾预料韩湘之败,他说“兵仙算无遗策,但若败,必定就败在这个‘仙’字之上”,因为仙人求长生,而贪生惜命为兵家之大忌,一朝后退就会导致满盘皆输。
彼时许多人耻笑。
结果……
一语成谶。
当然,周荣之所以一出山就直接担任兵部尚书,并不仅仅因为兵法造诣,而是因为朝中早已落魄的勋贵世家们,需要一个机会。
并且……
朝廷真的无人可用了。
曾经的高渤后来的明青锋,再到不久前的穆逢春,朝堂之上,再也没有人能有资格和白袍过招,他们也只能一边起复赋闲旧臣,一边挑选年轻才干。
接下来会有仙师帮助,但朝廷不能全指望修士们,必须挑出可堪重用的新人才行。
“先前严大人说,我一百五十万大军固守关隘,等待叛军南下,是以逸待劳,但在下看来……”
周荣顿了下,加重语气说道:“这是坐以待毙。
“朝廷还有百五十万兵马不假,可是却需要同时驻守六州之地,需要布下重兵的城池就多达十二座。
“反观叛军,这半年连战连捷,晋王妄自称帝后,更是诓骗许多人归顺,整个中原的北半部分尽归于他们之手,幅员辽阔,有多达八路可以同时出兵。
“那陈三石阴险狡诈,除了我之外如今你们谁还能与之对弈?一旦分兵太多,我势必会分身乏术,他找到破绽长驱直入,也是早晚的事情。
“故此。
“我等断然不能坐以待毙,而是要调集兵马,北伐平叛,唯有如此才能够化被动为主动。”
主动出击!
自从北凉起兵谋反之后,可谓是未尝一败,就连看似凶险万分的洪都府,其实洪泽营折损也不过一千多人,如果放在全局层面来看,几乎可以说是……
没有损失。
如今。
北凉军更是和晋王的兵马联合一处,又得到诸多宗门、世家的帮助,辎重、粮草以及兵力都得到极大的提升,又有白袍和“归元门”助阵,实力空前提升,在这种情况下,非但不收缩防御,竟然还打算主动进攻。
“呵呵~”
严茂兴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周大人可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是啊周大人。”
吏部尚书尹鸣春附和道:“不是我等怀疑你的才干,是那陈三石实在难缠,能不跟他正面对决,还是不正面的好,这叫做‘避其锋芒’,还是那句话,天时站在我们这边!
“我等的主要任务,是顾天险而守京城,只要陛下出关,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而不是节外生枝。
“我们,真的不能再败了!”
连年征战。
一切都早已经来到极限。
一百五十万的兵马,从数量上来看是多,但只要出现大败,就是兵败如山倒,不可挽回。
中觉殿内。
在周荣说完他的想法后,除去秦王眯着眼睛,望着面前的沙盘之外,其余文武百官都是窃窃私语,唉声叹气,整个朝堂都是一片颓丧之象。
见状。
“看来,你们是真被陈三石吓破了胆子!”
周荣不禁放声冷笑,等到所有人注视过来之后,陡然厉声呵斥道:“朝廷若只剩尔等鼠辈,国破人亡,近在咫尺!”
鼠辈?
“竖子!”
齐王愠怒道:“尔无功无名,岂敢大放厥词?!”
尹鸣春同样是咬牙,克制地说道:“殿下和内阁,是看在诸多朝中老臣举荐的份上才给你一个参与大策的机会,但现在看来,周大人如此狂妄,只怕是难以担当此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