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她赶忙站出来,言辞激烈地谴责这些贵族的行为,并信誓旦旦地承诺,会嘱咐自已的两个儿子竭尽全力,在这种反抗的念头刚刚萌芽之时,便将其彻底扼杀。
而后,她将这份报告与手头正在处理的事情联系起来,用一种略带沙哑却又充满睿智的声音缓缓说道:
“我现在算是明白大人为何如此坚持要我答应你了。我向您保证,我会尽我所能为您提供帮助。”
“但是,容我再次郑重说明……除非大人能够想出一种不收取利息……也就是只收取本金的借贷方式,否则我想,无论我如何劝说,贵族们都不会感到满意的。”
此刻,帕提亚夫人所说的,从修辞角度来看,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对于亚历山大而言,这样的提议实际上并非从未听闻。他只需将自已的业务模式,从传统的银行业务,转变为阿拉伯所推崇的“伊斯兰类型”即可。
但问题在于,实施这种转变极为复杂,充满了“官僚主义”的繁琐程序,操作起来困难重重,更关键的是,亚历山大很可能会因此损失不少钱财。
至于其中的缘由,不妨来简单概述一下“伊斯兰融资”的运作方式,当然,这只是一个极为简化,甚至可能存在些许错误的概述。
两种银行系统之间最大的差异显而易见,因为大多数人都清楚,在伊斯兰教的教义中,利息是被明确禁止的。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在他们的系统中,贷款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呢?”
他们的商业贷款模式,与股票投资颇为相似,是基于利润分享的模式。打个比方,就如同你购买股票,倘若股价上涨,你便有盈利的机会;但要是股价下跌,你就可能面临损失全部资金的风险。
与之类似,当企业向伊斯兰银行贷款后,如果企业盈利,银行就会按照一定比例获取利润——这个比例可以是10%、20%,甚至90%,银行在这方面并没有硬性的规定。并且,这部分利润必须持续支付给银行,直至偿还完双方约定的金额为止。同样,银行所能要求获得的金额也并非固定不变。
举例来说,银行提供100,000的贷款,作为交换,银行可以要求获得企业50%的利润,直到银行获得100万的回报……只要企业事先同意这些条款,并且持续保持盈利状态,这种做法在“阿拉伯”的规则下是完全被允许的。
这就好比你以10的价格买入股票,而后以1000的价格卖出,没有人会说你赚取10000%的利润是不公平的。因为你进行了投资,承担了相应的风险,最终获得了成功。
同样,银行通过购买部分企业业务来换取贷款,这种做法也是合法的。
所以,只要企业有利可图,银行就能不断获取收益,甚至可能赚到两倍、三倍,乃至百倍的钱,就如同你购买了派息股票,只要股票持续盈利,就会不断获得股息一样。然而,如果企业出现亏损,那么在该季度银行将一无所获。
倘若企业在银行收回成本之前便彻底倒闭……那么这笔贷款就会成为坏账,银行投入的所有资金都会付诸东流。所以,这其中最大的警示便是风险。
无论伊斯兰银行达成何种看似荒谬的交易,在交易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亏损的可能性。
与传统银行不同,传统银行可以对贷款收取固定利息,并且无论发生何种情况,贷款都必须偿还。哪怕银行要卖掉你的企业、你的房子,甚至在合法的情况下打断你的骨头,乃至卖掉你本人,他们也要收回贷款资金。
但由于伊斯兰银行无法保证一定能收回资金,所以它们自然要承担更大的风险,相应地,也就会要求更高的回报。
同样,在这种制度下,企业所面临的压力要小得多,因为它们只有在盈利的情况下才需要偿还贷款,而且偿还金额是按照利润的比例来计算的,并非基于净收入的比例。鉴于这些优势,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自然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
亚历山大在听闻帕提亚夫人的建议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深知,采用伊斯兰融资模式虽然能够解决贵族们对利息的抵触问题,但其中蕴含的风险以及复杂的操作流程,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他需要在维护与贵族的关系、确保放贷业务的顺利开展以及保障自身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