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抚好李弘,武后转头看向林浪,目光带着几分关切:“贤弟,敏月诞下子嗣是天大的喜事,只是不知,这孩子可有起好名字了?”
林浪闻言,笑着摇头:“昨日刚刚喜得爱子,诸事匆忙,还没来得及与敏月商议取名之事。”
“这可不成,”武后当即转向李治,眼中带着笑意提议,“不如就由陛下为这孩子赐名,也显皇家对这份情谊的看重。”
林浪不好拒绝,只能笑着回道:“若能得皇兄赐名,那便是犬子的福气!”
李治指尖轻点桌面,沉吟片刻,目光扫过殿外庭院里的青松,缓缓开口:“如今大唐国泰民安,沪上国与我朝又亲如一家,这孩子生来便承这份安稳。”
“不如就叫‘林安和’,取‘国安民和、岁岁无忧’之意,既盼他一生顺遂,也愿两国情谊长久安稳,贤弟觉得如何?”
“安和……”林浪在口中默念两遍,眼中满是赞许,当即拱手谢道,“此名寓意深远,又饱含皇兄对犬子的期许,臣弟觉得极好!”
“多谢皇兄为爱子赐名,臣弟现在就回府,把皇兄为和儿赐名封王的喜讯告诉敏月皇贵妃,让她也欢喜欢喜!”
李治语气愈发亲和:“贤弟你别急着走啊,留下来再陪为兄喝几杯。”
林浪一心想见到他和贺兰敏月的儿子,不禁起身说道:“待这和儿满月时,臣弟再与皇兄共饮喜酒,告辞。”
武后笑着说道:“贤弟,你还真说走就走啊?”
“皇嫂再见,臣弟告退。”林浪说话间,还不忘宠溺地掐了掐干儿子的小脸蛋。
李弘很懂礼数地行礼道:“弘儿恭送义父。”
“义父走了,弘儿拜拜!”
“拜拜义父!”李弘挥了挥胖乎乎的小手。
目送林浪离开后,武后笑着说道:“贤弟性子向来洒脱,如今得了爱子,又比从前多了几分牵挂,匆匆忙忙的就回府去陪敏月和儿子了。”
李治目光温柔地看向儿子李弘,笑着招手道:“弘儿,过来,坐到为父的腿上,给父皇倒酒。”
李弘立刻迈着小短腿跑过去,小心翼翼地爬上李治的膝头坐稳,小手紧紧攥住酒壶把手,踮着脚尖往前探身,将酒液缓缓斟进杯中。
酒液偶尔溅出几滴在案上,他还会皱着小眉头伸手去擦,模样认真又可爱。
“父皇,”他一边倒酒一边歪着脑袋问,声音软乎乎的,“这酒闻着好刺鼻,真的好喝吗?弘儿能不能尝一尝?”
李治笑着抬手揉了揉儿子的头顶,指腹轻轻蹭过他柔软的发髻:“这酒是给大人喝的,等弘儿长大了,再陪父皇喝酒好不好?”
李弘稚气地回了一个字:“好。”
武后看到李治十分宠爱他们的嫡长子,心中十分欢喜,再加上义父林浪对其视如已出,李弘的储君之位非常稳固。
无论是前朝还是后宫,可谓是无人可以撼动。
紧接着,就看到李治从果盘里捏起一颗油炸花生米递到李弘嘴边,“不过现在弘儿可以吃这个下酒菜,这花生可是你义父从沪上国引进到大唐种植的,炒着吃可香了。”
李弘张嘴接住花生米,小腮帮鼓鼓地嚼着,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李治:“好吃,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