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当氏也跟着劝说道:“娘,听说长安的朱雀大街可好玩了,难得小妹有这份孝心,你就去长安散散心,若是想念孙子、孙女,就等秋收时再回来。”
看恩氏还有些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六嫂也含笑劝说道:“娘,换个环境换个心情,这么多年你帮我们带娃辛苦了,也到长安陪小妹和灵儿住一阵子,也和外孙女亲近亲近。”
五嫂笑着说道:“是啊!今天小妹带回娘家这么多礼品,还给每家分了十根金条,这生活一下子就改善了,娘还有啥不放心的?”
“娘,去吧!你不去小妹多失望啊!”四嫂也跟着附和。
恩氏看着儿媳们的好言相劝,又看了看女儿真诚相邀的眼神,不禁泪眼含笑地说道:“好,那娘就去长安短住一阵子,希望不给女儿添麻烦。”
扶余雪听后,难掩开心地说道:“不麻烦!最好瑶儿和臣儿也跟着一起去长安,既能长长见识,也能缓解娘思念长孙女和长孙。”
恩氏听后面露喜色,把目光看向大儿媳福当氏和二儿媳金氏征求意见。
扶当氏笑盈盈地说道:“好啊!瑶儿知道能和祖母、姑姑一起去长安玩,一定开心极了!”
金氏也笑着说道:“我没意见,他姑父刚治愈了臣儿的瘸腿,想必臣儿一定愿意和姑父、姑姑,一起去长安玩。”
恩氏难掩开心地说道:“好好好,那就这么定了,有瑶儿和臣儿随行,我在长安也能住的踏实一些。”
“太好啦!”扶余雪开心不已地端起了酒杯,笑着说道:“这一杯我敬嫂嫂们,这么多年代我在爹娘身边尽孝。”
六位嫂嫂同时举起酒杯,场面十分的温馨。
唐朝的酒度数低,女子少量饮酒就跟喝汽水也差不多。
大嫂福当氏客套地说道:“小妹言重了,我们自从嫁入扶余家的那一天起,就生是扶余家的人,死是扶余家的鬼,孝顺公婆是应该的。”
二嫂金氏也跟着说了些场面话。
六位嫂子和小姑子温情对饮,纷纷把杯中酒饮尽,扶余一家的和睦团结,让恩氏感到十分欣慰。
与此同时,孩子们的矮桌上更是热闹,小芷灵举着一块酱肘花啃着,那肘子炖得酥烂,裹着百济特有的豆酱,咸香入味。
似乎孩子们凑在一起,抢着吃饭的感觉更香。
当然了,也可能是小芷灵第一次吃百济风味的美食,口感很新鲜。
侍女青黛坐在一旁,时不时帮小芷灵擦去嘴角的汤汁,看着孩子们叽叽喳喳的模样,脸上满是笑意。
堂屋里,林浪还在给扶余六兄弟讲生意经,时而举杯应和,时而高谈阔论,一顿酒的时间,就把小商品批发市场的生意该如何经营,讲得十分透彻。
酒过三巡,菜添了两回,桌上的新丰酒已空了几坛。
扶余六兄弟听得十分入迷,对林浪的经商头脑佩服得五体投地。
扶余孝早就喝的满脸通红,却虚心请教道:“妹婿,你觉得咱这‘沪上国小商品批发市场’,开在洛阳城的西市好?还是南市好?”
林浪把杯中酒饮尽,运筹帷幄地说道:“北市东临漕渠,各地舟船可直接进入市场,商贾云集,咱的‘沪上国小商品批发市场’,自然要开在洛阳有名的北市商业区。”
扶余孝听后,赞叹道:“妹婿所言极是,搞批发买卖守着漕运码头附近,自然是方便各地商贾进出货。”
扶余隆扶须说道:“可是妹婿,洛阳南市规模最大,市场内有上百种行业的三千多家店铺,周围还有几百家行栈,‘珍奇山积’,外地商贾众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