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离谱的解释,村里人竟然都信。
发现大家都相信这个之后,姚想又编了很多跟地府有关的事情。
再后来,姚想这个最不相信地府说的年轻人,却成为了村里面知名的算命先生,并且取代了桥东村的乡头,占领了附近几个村的跳大神市场。
人人见到他,都要称一声姚乡头。
看完之后,华扬双手按着稿子,若有所思。
这并不是一部典型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其实还是偏现实,唯一有点魔幻的,是姚想在树洞里面呼救的时候,看到树梢上站着一只乌鸦,那只乌鸦告诉他,不要大呼小叫,等到天亮了再叫。
但是读的时候,根本分不清这到底是姚想濒死之前的幻想,还是真有这么一段。
如果是幻想的话,那到底只有乌鸦是幻想,还是最后他被人救出然后成为人人敬仰的乡头等一切后续都是幻想?
其实姚想根本没有被人救出来,这些全部是他死前的幻想?
这种事情不能往深了想,一旦去想,就有各种猜测跟可能。
小说的开头跟后半段行文,有点意识流的感觉,叙事先后顺序不明显,一会儿是前两天,一会儿又是小时候,但周彦高明的是,不管叙述时间如何乱,读起来都不费劲。
思绪回到现实,华扬听到琴房里面传来的钢琴声,周彦正在弹的这首曲子他知道,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
华扬对这首曲子的印象一直都是神秘且悲伤,不过周彦弹出来却没什么悲伤的感觉,更多是静谧跟舒缓,听得出来,周彦这会儿心情应该不差。
拿着稿子,华扬走到琴房门口,等到周彦一曲结束之后,他清了清嗓子,“周彦,我看完了。”
周彦转过头来,笑道,“时间不早了,留下来一会儿吃个饭啊。”
“不了,我得回社里面一趟。”华扬说道。
周彦看了看手表,奇怪道,“这已经五点二十多了,马上就下班了,现在会社里干什么?”
华扬笑了笑,“我们组长肯定还没走,我准备把你的这篇稿子拿给他看看。”
听他这么说,周彦也没有强留,点头道,“那你去忙吧,有时间咱们再一起吃饭。”
“行,你也忙,我先回去了。”
周彦起身要送,但是他到院子的时候,华扬已经出去了。
走过去将门关上,周彦又回到了琴房,继续练琴。
华扬走了也好,他一个人在家练练琴,感觉也挺舒心的。
其实华扬猜的没错,《树洞》这篇小说是之前就已经写出来,被周彦放在抽屉里面的,除了《树洞》之外,抽屉里面还有十几篇小说。
既有两三千字的短篇,也有好几万字的中篇。
《树洞》是他自己原创,没穿越过来之前他抽时间在上写过一篇小说,《树洞》就是他为里面的主角写的。
周彦知道,这篇小说肯定会受到华扬他们的青睐,因为他当时写这篇小说,就是为了这个年代定制的,叙述手法在传统的基础上,还带着点实验性。
关键是实验性不多,恰到好处,比余桦、马原的他们的先锋文学可要柔和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