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三月份的东北地区,仍旧相当寒冷,但是积雪开始逐渐融化,等到翻浆期结束,他们就能对抗联发动全面的反攻。
在一旁的参谋长说道:
“不管怎么说,我们已经初步具备了反击的条件,抗联的部队弹药和武器装备,到了那个时候,恐怕也会被大面积的消耗吧,很难抵挡我军攻势了。”
香月清司却没有这么乐观,他知道敌人也有自已的后勤补充,不管是什么渠道,总之对面的这些敌人,在弹药储备方面,要比他们之前预想的更加丰富。
更何况前段时间,敌人还缴获了他们的大批武器弹药,以及装备,想要在短时间内,便将敌人的弹药消耗殆尽,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香月清司毫不怀疑,眼前这些敌人的弹药储备,至少还可以持续作战三个月的时间。
想到这里的时候,他就对一旁的参谋长说道:
“不要盲目乐观,还是要做好十足的准备。
我能感觉到,在我们的部队发动反攻之前,敌军肯定要在积雪融化之前,发动对我们的反攻的。”
这种并不只是一种感觉,还可以从前线获取的多种情报来分析出来。
“有这种可能,但是只要咬牙撑过敌人的这一次攻势,熬过翻浆期,接下来就是我们反攻的时候了。”
参谋长这般说道。
“但愿如此吧。”
香月清司说着,其实有些不太确定。
哈尔滨城中,陈少安看着对面的安倍太郎,知道他肯定是有重要的情报传递,否则一般也不会在这个时间,约自已出来吃饭。
“有重要的情报,本土将会抽调一支特遣部队,两个师团,还配属了重炮旅团,以及三个货轮的武器弹药,很快就会抵达大连。”
这让陈少安愣了一下,心想小鬼子这次是真拼了啊,已经陆续从本土抽调了将近十万人的军队了吧。
不,甚至已经远远超过十万人了。
不过陈少安真正感兴趣的,是那三艘货船上武器弹药。
“货轮是多大吨位的?”
陈少安凑近一些问道。
“大概四五万吨的,都是大货轮,但是具体运送了多少武器弹药,就不知道了。而且具体到港口的时间,我只能确定其中一艘,另外的两艘就不知道了。”
安倍太郎这么说着,将一封电文放到陈少安的面前。
“这情报你怎么得到的啊?”
陈少安一边看着电文,一边问安倍太郎道。
安倍太郎也不隐瞒,是在日本本土活动的赤军,他们也有严密的情报网络,并且和安倍太郎保持着联络,有机会得到情报之后,他们会传递给安倍太郎。
眼下这个消息,就是隐藏在本土的赤军情报人员,通过多种渠道得到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