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距离仲秋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京城的街道店铺已经开始热闹了起来,糕点铺,酒坊酒铺,当然也少不了灯笼铺。店家把各式各样的花灯都展示了出来,为了就是在仲秋花灯选拔大赛上能够榜上有名。
当然,对于京城改变感受最为真切的就是普通的百姓,已经开始吃起了月饼,喝起了菊花酒,在华灯初上的时候,还能欣赏到各式各样的花灯。
当然提前凑仲秋节热闹的还有一些生意好的客栈酒楼,已经为诗词,书画比赛预留出了墙面和展示的地方,等待着京城的读书人和书院学子勇敢展示自己。
当然,如今勇敢的学子还不多,除非天赋异禀,否则都需要斟酌酝酿自己的作品,才会去展示。
而书院的学子们发现最近有“一丢丢”的忙,仲秋会那是一定要做到最好,立誓不能被其他书院比下去的。
诗词,书画比赛,这么好的展示自己赢得名声的机会,那是必然不能错过的。当然也不能舍本逐末,月课是绝不能退步的。
三个目标加在一起,书院的学生都明显感觉到时间不太够用。但书院的山长们则是很满意,果然就像王府丞所说的那样,人的潜能是不容小觑的。
王茂平当然看中人的潜能,当然也相信内卷的能力,只要卷习惯了,也就不觉得累了。
顺天府众人:大人,您的意思是我们还没有卷习惯呗。
在结束了充实的一天之后,王茂平离开顺天府返回家中,回家的路上,在经过糕点铺的时候,还去买了几块月饼,也算是凑一凑糕点选拔大赛的热闹。
因为月饼,两个孩子展现出来了对他长达半盏茶时间的热情。而王家的其他人,尤其是他奶黄氏,则是对他带回来的月饼进行了拉踩。
原因嘛,自然是因为,王家人尤其是黄氏,是会做月饼的,在王茂平年少的时候,月饼也是他家的谋生手段之一。用他奶的话说,王家做的月饼在东营府是第二,那没人敢说第一。
当然,这话在王茂平听来就是沾满水的海绵,水分太大,但也不好揭开真相,这就造成了家里人如今都觉得如果他家做的月饼拿去比赛的话,那得第一名,也并非不可能。
但现实是不能参赛,所以为了展示老王家制作月饼的水平,家人决定送给各家节礼的月饼,都不从糕点铺购买,而是自己动手制作。势要惊艳与王家交好的人家。
两个孩子虽然喜欢吃,但从小就已经养成了长辈先吃,与分享的习惯,在拿到月饼之后,尽管当即就想开口品尝,但还是先将东西分好,送到了长辈们的手中。
面对孩子们送到手里的月饼,不自觉进行拉踩的王家人,也不能不吃,还是勉为其难的送进了自己的嘴里,品尝的有些沉默。
王茂平有些好笑的问道:“爷,奶,爹,娘,这月饼的味道如何?”他去的糕点铺,在南城可是数一数二的,味道自然不会差。
“咳,凑合吧。”他爷先发了话。
“比我做的还差上一点。”黄氏自然是不服输的,觉得自己做的月饼更胜一筹。
而他爹娘在他奶发话后,则是随声附和了两句,表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