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那小翠跟着丁大柱一路来到了县城。丁大柱稳稳当当地赶着驴车,一路到了自家豆腐铺的门前方才停下。抬头望去,只见那豆腐铺的门头上方,赫然悬挂着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丁家豆腐铺。
丁大柱朝着铺子里面高声呼喊了一声:“我回来咯!”随着他的声音落下,很快便从里面鱼贯走出了几个人。走在最前面的那位女子正是丁大柱的妻子许小惠,此刻她的怀中正紧紧搂着一个尚未满一岁的可爱婴孩。在她的身旁,还紧跟着一个约莫三岁左右的小女孩儿,生得乖巧伶俐,名字叫作丁宗梅。而在她们的身后,则亦步亦趋地跟着两个小男孩儿。其中那个稍大些的,年方十岁,名为丁宗海;年纪较小的那个则只有六岁,叫做丁宗元。
许小惠满脸笑容地迎上去说道:“当家的回来啦!”
与此同时,丁大柱那两个儿子飞奔过去,一边跑还一边扯着嗓子大喊:“爹爹,爹爹!”他们围绕在丁大柱身旁。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身材娇小、面容清秀的女子却抢先一步走上前来,道:“嫂嫂好!”此女正是小翠。
丁大柱连忙向妻子介绍道:“哦,这是我远房的表妹小翠,这次过来咱们家小住一段时间。小惠啊,你赶紧去收拾一间干净整洁的屋子出来,再顺便给表妹准备两套换洗的衣物。”说完便转头看向小翠,眼中流露出关切之意。
许小惠虽然心中有些疑惑,但还是顺从地点了点头应道:“好嘞,当家的放心吧。”说罢,她用好奇的目光打量了一下这位突然到访的表妹,然后转身朝着屋内走去开始忙碌起来。
而丁大柱则似乎完全没有在意到孩子们对他的热情呼喊,只顾着拉住小翠的手温柔地说道:“表妹慢些走,小心别摔着了,咱们先进屋去吧。”就这样,两人并肩走进了屋子里,留下两个孩子站在原地眼巴巴地望着父亲离去的背影。
转眼就到了傍晚时分。夕阳西下,许小惠已经将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饭菜端上了桌,并招呼大家快来吃饭。众人纷纷围坐在餐桌旁。
待大家都坐定之后,许小惠忍不住开口问道:“当家的,怎么以前从来都没有听你提起过还有这么一门远房亲戚呢?”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解和疑惑。
看似不经意间随口问出的一句话,瞬间却让丁大柱慌了神,他那额头上隐隐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而坐在一旁的小翠,则显得十分淡然,她缓缓地开口说道:“以往家中有父母健在,从未前来叨扰过表哥您半分。如今,双亲已然离世,只留我一人孤苦伶仃。今日碰巧在村子里头遇见了表哥,承蒙表哥好心收留,这才与表哥一同归来。若是嫂嫂对我心生不满,觉得我在此处碍眼,明日一早我自回村就是了。”话毕,小翠还故意做出一副擦拭眼角泪水的模样,看上去楚楚可怜,令人不禁心生怜悯之情。
这丁大柱眼见小翠如此伤心难过,心中顿时一阵慌乱,他猛地一拍桌子,扯着嗓子大声吼道:“吃个饭,哪来这么多废话!不想吃的话你就给我滚出去,好好的一顿饭,全让你给搅和了!”说罢,他气呼呼地伸出筷子,从菜盆里夹起一只肥硕的鸡腿,放在了小翠面前的碗中,粗声粗气地说道:“表妹,快别伤心了,赶紧吃块肉补补身子。”
一直在旁边默默看着这一切的大儿子丁宗海,他同样拿起自己的筷子,稳稳地夹起另一只鸡腿,小心翼翼地放入了母亲许小惠的碗中,并轻声细语地安慰道:“娘,您也吃。这些可都是您辛辛苦苦亲手做出来的饭菜,如果连您自己都舍不得吃一口的话,那还有谁有这个资格享用呢?”
丁大柱听到儿子这番话后,脸上的表情微微一滞,但很快便恢复如初,他瞪了一眼丁宗海,没好气儿地嘟囔道:“哼!这可是老子花钱买来的粮食!”
丁宗海皱起眉头,指着铺子门口说道:“这铺子可是我娘天天辛辛苦苦守着做买卖的地方!你呢?除了偶尔跑出去收那么点儿豆子回来,除此之外,你可曾帮娘分担过一星半点儿的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