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亭转头又看向眼前几个孩子,清了清嗓子,语重心长地说道:“传家啊,在家里,你是大哥。过几日,我和你叔就要出远门去做工了,这一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你在家可一定要照顾好你娘!你娘现在怀有身孕;还有你奶奶,年纪大了,凡事都要多顺着她;另外两个弟弟还小,不懂事,你也要多帮忙照顾着点。听到了吗?”
传家站得笔直,胸脯微微挺起,一脸认真地回答:“我知道了爹,您就放心吧!我会照顾好他们的!我已经不小了,会像个男子汉一样照顾这个家的!”说着,他还不自觉地攥紧了拳头,仿佛在向父亲展示自己的决心。
云亭点了点头,又把目光转向传业,继续说道:“还有,你们两个,可要好好学习,要争气啊!咱们家没什么别的指望,就盼着你们能多读点书,将来有出息,走出这个村子,去外面的世界好好看看!”
传业用力地点了点头,脆生生地回答:“知道了爹!我每天都会好好读书写字,不会贪玩的!”那稚嫩的声音里满是坚定。
传家在一旁拍着胸脯,自信满满地说道:“放心吧,爹,我和传业的成绩那在学校里可是村里最好的!每次先生布置的功课,我们都能又快又好地完成,先生还经常夸我们呢!”他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眼睛亮晶晶的,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优秀。
云亭却没有被传家的话完全打动,他微微皱起眉头,质疑道:“村里最好的?咱村才几个孩子啊,总共加起来也没多少。那别的村呢?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秀兰正坐在床上,手里拿着针线,缝补着孩子们破了的衣裳。她缓缓停下手中的动作,转头看向云亭,眼神中满是担忧与不舍,轻声问道:“你这一走,真的要半年才能回来吗?”她一脸不舍得神情。
云亭转头看过来,脸上挤出一抹笑容,安慰她道:“要不然,我每个月领了工钱都回来一次!”可他心里也清楚,这不过是一句安慰的话罢了,工地离这里路途遥远,每个月回来一次谈何容易。
秀兰听了这话,嘴唇动了动,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三个孩子身上。老大正端坐在桌子旁,用钢笔写着作业,一脸认真的面孔;老二和老三在屋里追逐打闹,时不时传来清脆的笑声。而她自己的肚子里,还孕育着一个新的生命。如果云亭不出去赚点钱的话,明年三个孩子的学费恐怕又是不够的,搞不好还得去借钱!
可是自己这心里真的是乱得很,就像一团理不清的麻线。让他去,这一去半年,他还从来没有离开家里这么久过,不让他去,一家人以后的生活恐怕也要艰难了!现在孩子多了,今年的收成又不好,她的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眼神中满是纠结与无奈。
沉默了许久,秀兰缓缓站起身来,走到柜子前,打开那扇有些破旧的柜门,在里面翻找起来。过了一会儿,她从柜子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两双新纳好的鞋子,那鞋子上的针脚细密均匀,一看就是花了不少心思。她把鞋子递给云亭,说道:“44码是你的,43码是云义的,这两双新鞋子你就带着吧,免的在那边鞋子破了我又没办法补!”说着,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泪花。
云亭接过鞋子,心中一阵感动。他轻轻地抚摸着鞋子,仿佛能感受到秀兰对他的爱意与牵挂。他把鞋子小心地装进了随身的行李,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在外面好好赚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第二天一早,云亭就和云义一起起床了。他们简单地吃了点早饭,便背起行囊准备去姚家村。
临行前,院子里弥漫着一股难以言说的离愁别绪。杏花用粗糙的手不停地擦着眼泪。
她哽咽着,声音里带着浓浓的担忧:“云义啊,你这可是第一次出远门呐!到了外面,可要乖乖听你大哥的话啊!有啥事儿都要跟你大哥商量,千万别在外面胡闹,娘不求你在外面赚多少,只要能吃饱穿暖就行。”
文义站得笔直,眼神里满是坚定,说道:“娘,嫂子,你们就放心吧!我们这就走了!过不了几个月,我和大哥就回来了。”说完,他深深地看了一眼年迈的母亲和满脸担忧的嫂子,毅然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