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有关“工程师”与“鼹鼠”的行动方案,并不仅限于英国一家。从一年前开始,军情局已前后组织特工人员,在英国、奥地利、萨克森、瑞典与俄罗斯等一系列敌对国秘密实施。
为了保证潜伏者,高级特工“工程师”的安全,军情局会立刻消除,并彻底切断与“工程师”的一切联络。直到对方已在当地站稳了脚跟,“工程师”才会借助公众报刊向<span>军</span><span>情</span><span>局</span><span>总</span><span>部</span><span>发</span><span>来</span><span>密</span>报。
比如说,皮埃尔从伦敦向巴黎发送的都是单方面消息,情报就隐藏于《每日新闻报》与《泰晤士报》的广告栏中,大多数都是需要翻译的密语,仅有这一次的结婚通告,才使用明文向总部发送。
至于间谍组织中的“鼹鼠”们同样都是单线联络,他们从法国抵达目的地,就立刻潜伏,转入休眠状态,等到“工程师”的唤醒。所有鼹鼠都无法知晓“工程师”的真实身份,他们只是在规定时间与指定区域拿取情报,并遵从上面指示行事。
一年来,军情局主导的“工程师”与“鼹鼠”计划,总共实施了5次,然而很多都进展并不顺利。
这其中,派驻奥地利与瑞典两地的“工程师”与“鼹鼠”计划先后遭遇失败,那是派驻奥地利的“工程师”在数周前,忽然投敌叛国,导致“鼹鼠”团队遭到奥地利军警的围剿,几乎全军覆灭;
前往瑞典的“工程师”在抵达斯<span>德</span>哥尔摩的第二周,就意外死于马车翻车事故,导致其法国间谍的身份暴露出<span>来</span>。好在军情局这边尚未派出“鼹<span>鼠</span>”,但也不得不宣告<span>整</span>个计划无限制延迟;
此刻,派往萨克森与俄罗斯的“工程师”,由于时间暂短,军情局内部暂时还不能做出准确评估。
好在英国,也是“工程师”与“鼹鼠”计划最先开展的区域,由于是安德鲁执政官亲自主导策划,反而取得了一系列成功。
此时,那位原本阵亡的皮埃尔上校,不仅成功化身为“约翰·古拉格斯爵士”,还在英格兰的后花园-肯特郡成功站稳了脚跟,尤其通过收购肯特郡的煤矿开采权,发了一大笔横财。
<span>当</span>然,上述<span>这</span>些并非全部。
皮埃尔还借助投资莫兹利的工厂,开始培养大批爱尔兰与法国流民作为工厂技师(技工),<span>这</span><span>不</span><span>仅</span><span>为</span><span>法</span><span>国</span>带来英国最先进的车床技术,更是秘密营造了英国“鼹鼠”们的理想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