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书,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一下。”
他正溜号的功夫,身旁响起一个声音,原来是评委会里最年轻的评委鲁旭。
“都说了多少遍了,可别叫职务。咱们在这都是评委,就叫我老王吧!”
鲁旭闻言表情怪异,王蒙也察觉出不对,洒脱的笑了笑。
“叫老王,叫老王就行。小鲁你有什麽想法?咱们互相讨论讨论。”
鲁旭有些受宠若惊,他压下心中的紧张情绪,问王蒙:“我看过了提交上来的提名名单,长篇小说提名的名单当中我比较印象深刻的是《古船》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
这两部小说我都看过,凭心而论,我个人是更喜欢《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这部小说更接近我自身的经历和当今社会的现实。
可我又觉得,《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情节跟《古船》比起来有些流俗,文字也较为粗糙。
我是第一次当评委,还是这麽大的文学奖,没经验——”
鲁旭说到这里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王蒙同样报以微笑,神态随和。
“小鲁,你能把问题想的这麽细,这是很好的。一方面是个人审美,一方面是专业角度,要平衡起来并不容易。
咱们现在的身份都是评委,我没资格指点你,只说一点个人见解-——”
“您说。”鲁旭作出洗耳恭听状。
王蒙说道:“你现在的身份是评委,在这个评委会里大家的身份都是一样的。你的个人审美又何尝不是一种专业角度呢?”
王蒙的话让鲁旭若有所思。
他看了一眼这个幸运的小年轻,他很能理解鲁旭的心理。
一个基本没什麽写作经验,只有阅读量还算丰富的年轻人一下子扎进了文学奖评委会之中,难免有些诚惶诚恐的心理。
在鲁旭沉思之时,王蒙看了一眼挂在墙上的钟,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晚上9点半了。
王蒙现在的主业是文化部尚书,副业写作,顺便还在文协兼职。
本来是没时间来庄重文文学奖评委会担任这个评委的,奈何林朝阳强人所难,而且这事又是他经手的。
4月份奖项的初选工作结束,开始了5月份的终选,评委会成员都集中到了小六部口胡同。
办个奖项需要耗费的并不是只有奖金,其他的人力丶财力也不少,为了节省经费,林朝阳将小六部口胡同西院的房子贡献了出来。
在这一个月时间里,这里既是招待所,也是会议室,还是读书班。
平日里评委们都有自己的工作,为了这次庄重文文学奖的评审工作,有些人特地请了假,比如鲁旭丶洪子诚。
有些人没办法请假,只能利用下班后和周末的业馀时间参与评审,比如他。
王蒙这几天都是下了班就过来小六部口胡同,如果晚上九点之前结束,那就回家,如果时间太晚了,就在这里对付一宿。
为了解决评委会的后顾之忧,文协方面特地安排了三位同志负责临时后勤工作,小六部口胡同的软硬体条件还是很不错的。
庄重文文学奖评委会的气氛跟以往王蒙参加过的评奖有些许不同,也许是因为加入了一些非文学界人士的原因,这里的气氛更轻松丶更多元。
大家除了读书丶审阅提名名单丶讨论作品之外,时不时的也会聊到那些圈外评委们的专业领域和问题。
这样的聊天不仅有开拓思维的作用,也有助于评委会整体气氛的融洽。
“朝阳!”王蒙叫了林朝阳一声。
林朝阳转过头来,“啥事?”
“我看时间也不早了,咱们也早点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