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文豪1978 > 第507章 这笔收购赚大了!

第507章 这笔收购赚大了!(3 / 6)

吴宇森出走新艺城,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必然。

这家从成立以来便内斗不断地电影巨头,之所以这麽多年一直能够持续不断的发展,说到底是利益的粘合。

只要公司能赚钱,大家就是再不对付,也总能互相适应的。

最近两年新艺城的内斗愈演愈烈,矛盾早已摆上桌面,新艺城三巨头各自为战,公司的发展形势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原地踏步了好长时间。

去年香江还在讨论影坛嘉禾丶新艺城丶林氏三国鼎立的剧本,可自88年开年以来,林氏一路高歌猛进,新艺城现在已经只能看到林氏的背影。

原本的三国鼎立,竟渐渐有变成楚汉争霸的局面。

春江水暖鸭先知。

新艺城当年起家靠的是一批有才华的电影人,这其中不仅有三巨头/七怪,还有众多骨干力量。

这两年三巨头互相内耗,底下的人也左右为难。

这时林氏影业趁势而起,钱多丶事少丶待遇高,顺理成章的成了许多在新艺城待的不顺心的电影人的好去处。

不光是吴宇森这个实力派导演,这两年林氏影业陆陆续续接收了不少出身新艺城的导演和编剧。

要票房有票房丶要人才有人才,林氏影业现在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陶玉书乐观的估计,差不多今年年底,林氏影业帐上的盈馀就足够还清东亚银行的贷款。

“3年期的贷款,你1年就还上?”林朝阳问。

“当然不是,我只是形容一下公司现在的赚钱速度,即便还了东亚银行的钱也不会影响公司的运转。”

说完了林氏影业的情况,陶玉书又谈到了玉郎机构这几个月的发展。

当初林氏影业收购玉郎机构,差点将黄玉郎送进监狱,玉郎机构内部一片兵荒马乱,都以为这个新老板入主之后必定会对公司内部进行一次大清洗。

只是证明,玉郎机构的人想多了。

陶玉书入主玉郎机构后,确实有清洗动作,但涉及的范围并不广,只清除了黄玉郎胞妹黄妙玲丶秘书梁婉媚等少数几个黄玉郎的死忠分子。

之后她又宣布给全体员工普涨薪资10%,这一打一拉之间,很快便掌握住了玉郎机构的局面。

度过了股灾和收购的兵荒马乱,玉郎机构逐渐恢复了正常的发展速度。

作为香江漫画的无冕之王,玉郎机构的垄断地位和赚钱速度无需多言。

早在1984年,玉郎机构的漫画业务营收便达到了1.12亿港元规模。

这几年公司的营收每年都以3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去年的营收已经逼近3亿港元。

而玉郎机构的漫画业务增长如此之快,原因之一是香江近几年的经济高速发展,间接释放了青少年在漫画消费领域的购买力。

原因之二,是玉郎机构不断吞并香江本土漫画家,比如当年跟黄玉郎齐名的上官小宝,就在玉郎机构上市当年被黄玉郎收入魔下。

原因之三,是玉郎机构这两年大胆引入了不少日本漫画。

七十年代日漫崛起,香江漫画一度被日漫打的溃不成军。

最后香江漫画为了自救,师法美丶日漫画创作形式,引入了日漫的分镜头画法丶欧美的人体结构绘画方法,再融合本土的武侠小说,成功挽回颓势。

尤其是黄玉郎这个天降猛男横空出世,将香江漫画的创作和生产机制来了个打破重塑。

他将漫画制作流程进行细分,细化了编剧丶起稿丶钩头丶驳身丶填头丶嵌字等诸多环节,各个环节之间形成流水线作业。

如此一来,玉郎机构的漫画制作不仅提高了质量,并且制作速度也远超单兵作战的同行,短短几年之间便垄断了香江漫画行业。

最新小说: 消费会返现攻略美女不过分吧! 高武:从肝二郎神天赋开始变强 重回85带着孩子上山下海混饭吃 同时穿越:从回归主神空间开始 人在游戏王,超融合观众也融 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不死的我速通灵异游戏 重返2001 我当的哥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