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出结果了,再由天子卖东宫一个面子,由东宫出面象征性的做主拍板。
如此说来,宗正作为九卿,秩中二千石,更有宗亲身份加权,实际上,却是和奉常、典客同一级别的清水衙门。
事儿确实不少;
但权力基本没有。
但凡遇上点大事儿,那也不外乎是宗正卿在未央、长乐两宫来回跑,最后再根据两宫的指导意见,来进行具体操作。
这就使得宗正这个职位,看上去威风八面,甚至成为了民间百姓心目中,几乎毫无争议的九卿之首,但实际上,却是几乎无法参与到朝堂大政中来的边缘人物。
再加上自太祖高皇帝时起,汉家的宗正,便基本被太祖刘邦唯一的弟弟:楚元王刘交一脉所把持,都快成了楚元王世家有实无名的世袭职务了!
这更使得本就没什么权力、本就处于朝堂权利中心边缘的宗正卿,彻底成为了朝堂上的一个怪胎。
——人人都敬着,捧着;
但真有啥大事儿,却根本没人在意宗正的意见。
若是宗正有事儿找上门,给面子的,或许还会推诿扯皮一番,再好声好气给人送走;
不给面子的,更直接就称病不见——只要不当面骂起来,怎么都好说!
毕竟人家是刘氏宗亲,还是‘长者’,稍微给点面子,别让人家太难堪就得了。
却也仅限于此。
宗正的面子,在朝堂内外的含金量,也就仅限于此了。
时至今日,朝堂内外甚至开始有人说:汉家的宗正,和史官没啥区别。
主打一个事事知情,事事在场,事事见证;
但也只能知情、在场、见证,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坐在这样一个特殊的九卿职位之上,刘辟强当然很尴尬。
但作为‘世袭宗正’的楚元王世家一员,刘辟强自然也从父、祖,以及出身于楚元王家族的历任宗正卿那里,得到了独属于楚元王世家的生存智慧。
——不该管的事,坚决不管!
——不该掺和的事,坚决不掺和!
以及:不该得罪的人,坚决不得罪……
在刘辟强看来,什么削藩啊,打仗啊,册立皇储、册封太后之类,便都是自己‘不该管’的事。
东西两宫之争、朝堂权谋之争等等,则是自己‘不该掺和’的事。
而栗仓,便大概是自己‘不该得罪’的人了。
——太后族侄!
——上林苑令!
——虎贲校尉!
——外戚门面!
事实上,栗仓这么多重身份,但凡少任意一个,刘辟强都不至于觉得栗仓小小一个外戚,就已经是自己‘不该得罪’的存在。
但这世上,没有如果。
太后族侄,什么概念?
当今窦太皇太后,在还是‘太后’的时候,便有一个赫赫有名的族侄。
而这个窦太后族侄,如今在正式场合觐见天子荣,嘴上赞拜的是:御史大夫魏其侯臣窦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