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621章 最不是办法的办法

第621章 最不是办法的办法(2 / 4)

按每亩五万钱的价格,总共也才能买八十万亩地。

以每户百亩地来算,也只是八千户破产农民的地产。

相较于如今汉室‘五百万户’的庞大基数,这八千户农民所对应的地,显然还远不足以支撑刘荣,施行所谓的‘土地帝有制’。

但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首先,每亩地价值一万钱,是关中渭北地区,水力资源丰富的区域,才有的高价。

除了渭北每亩一万钱的良田,也就是寸土寸金的长安附近,那每亩动辄好几万钱的地,能让人瞠目结舌。

而其他地方——如关东,哪怕是地处中原腹地的梁、齐、楚、淮,田亩的价格也多在三到四千钱每亩。

巴蜀地区稍贵些,能到六千。

而南方长沙、荆吴一带,以及北方燕、代、赵,还有北地、陇右等郡,土地都是卖不上价钱的。

——时至今日,汉家依旧在沿用太祖高皇帝定下的实边政策:凡户农籍者,愿意以家庭为单位迁居北方边墙地区的,无条件授田二百亩!

但没人去。

白送都没人要,自然也就不需要刘荣钱去买了。

再有,便是这土地帝有制,显然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达成的。

——刘荣总不能强买强卖,逼迫农民卖地给自己吧

肯定是要农民真遇上事儿要用钱,主动要卖地,刘荣才能闻着味儿出价买下。

这样的情况,显然不是如今天下五百万户农民都会遭遇的。

以每年,平均每千户农民当中,有一户需要卖一亩地换钱来算,五百万户,也就是五千亩地。

五千亩地,哪怕是按每亩五万钱来算,也才二万万五千万钱。

如今汉室农民五百万户、三千万口;

哪怕口赋一减再减——从太祖高皇帝定下的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到太宗孝文皇帝减免后的四十钱,再到刘荣进一步减半为二十钱;

光是这每人每年二十钱的口赋,就能为刘荣的少府内帑,带来每年六万万钱的口赋收入。

岁入口赋六万万钱,从中拿出二万万五千万——一半都不到的钱,吃下农民被迫变卖的土地,对刘荣而言完全不在话下。

至于说,平均每年,每一千户才有一户需要卖田,且只需要卖一亩地,这个数据模型准不准确

按照往常的、正常的地价,以及刘荣干涉前的社会运转模式,当然不准确。

千户一亩

百户一亩都不止!

但在刘荣携大量资金,手握皇权,以‘土地帝有制’为目的下场之后,地主豪强、地方官吏人为制造事端,逼迫农民变卖土地,就会变得无利可图。

逼迫农民卖地,最终也是把地卖给刘荣,豪强、官员自然也就不会再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考虑到这么做,会帮助刘荣加快‘土地帝有制’进程,他们非但不会逼迫农民变卖土地,甚至还会反过来阻止农民变卖土地!

把这一变量也考虑进去,平均每年,每千户农民变卖一亩地,便是大差不离的数据了。

——一千户农民,几千口人而已;

如今汉室,不大不小的寻常一县,人口便在数万人。

几千口,便是一乡。

最新小说: 我的皇室战争 梦圆宠物小精灵 大佬在生存游戏里飒爆了 在灵气复苏后成为女帝 军舰少女 穿甲弹不相信碳基怪物 穿越成为失落文明的监护AI 超自然事件调查笔记 让你拯救倒闭厂,你竟成世界首富 海贼:我可是王路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