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尚参禅礼佛修行多少年了?”陈俊问出了一个奇怪问题。
法海想了想,摇摇头,“山中无甲子,水月不知数,贫僧已不记得水月变迁多少,只知金山寺主持已经到五十六任,应该有上百年了。”
“可曾下山看过?”
法海再一次摇头:
“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於三毒,长养於白法,而成於世尊。
三毒者:贪嗔痴也。
万丈红尘,孽障滚滚,贫僧身为出家人,修身养性,早已看破红尘,非是妖孽横生,轻易不曾下山。”
“那你可知世事轮转,世间许多都变了样?”陈俊回想起脑海中闪过的一连串关于这个世界的记忆,叹息道:“而且在大和尚眼里,青蛇那种妖精才算妖孽吗?”
“我久在深山。”法海皱了皱眉头,不解道:“却不知世间变成何种模样?”
“大和尚真不知道?”
“贫僧确实不知!”
陈俊嘴角浮现一丝笑意,那是一丝嗤笑迎着上天,直言不讳道:
“天地间:清浊二气混乱,污秽弥漫,有妖邪横行于世,有鬼魅肆意滞留于阳。
人间处:有人心崩坏,道德沦丧,教育之不存,公理之不在,奸臣当道,民生凋敝,人人妄图求诸仙佛得庇佑,而无丝毫自强之心。”
“这...”
法海犹豫片刻,然后问道,“许施主如何得知,据贫僧所了解,你如今此身还未过双十年华,步伐未出江浙一带,如何得知天地人间情况。”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冰而知天之将寒。”陈俊看向法海:“有些人没有见过汪洋,以为江河最为壮观,有些人通过一片落叶,却能看到整个秋天。”
“十年可见春去秋来,百年可证生老病死,千年可叹王朝兴衰,万年可知斗转星移。如大和尚所言,我此身局限于年华,局限于一地,不可观天地之景象,不可查民间之疾苦。”
“但禅师可有勇气敢与我走这一趟,大观这人间天地!”
“大观人间天地。”
法海深呼吸一口气,这人间当真不是他想象的那种样子,不是的话,世人所过生活又是怎么样。
面对陈俊的邀请,法海并未直接答应:“你想做什么?”
1:小青的感受。
法海不同意小青的离去,陈俊出手,直接和法海赶上。
三招之内,天摇地动,法海与陈俊平分秋色,不分上下,小青大大惊讶与陈俊的实力。
2:法海从实力方面得知陈俊觉醒宿慧,力劝陈俊出家向善。
陈俊反而以身披袈裟,坏佛祖佛事为理由拒绝,瞬间龙象功出马,证道罗汉果位,让法海无话可说。
然后两人立下赌约,以此件命案为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