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红星轧钢厂迎来了一场重大变革。厂长在晨会上宣布,为响应国家工业现代化号召,厂里将引进一批新式轧钢设备,并选拔优秀工人参加技术培训。
会议室里顿时议论纷纷。
“听说这批设备是从德国进口的,全自动化!”
“那咱们这些老工人岂不是要下岗了?”
王卫国坐在前排,眉头微皱。他清楚技术革新是大势所趋,但如何安抚老工人的情绪是个难题。
厂长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同志们,改革不是要淘汰谁,而是要让大家共同进步!厂里会组织全员培训,只要通过考核,工资待遇还会提高!”
散会后,田枣兴奋地追上王卫国:“卫国,你听到没?我们要学新技术了!”
王卫国笑着点头,却瞥见几个老工人阴沉着脸离开,心里隐隐有些担忧。
接下来的日子,田枣全身心投入培训。她每天最早到教室,最晚离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全是机械原理和操作要点。
这天傍晚,她独自留在车间练习操作模拟面板。突然,一阵冷风从门缝灌入,她打了个寒颤,回头望去——
门外空无一人。
“奇怪,明明关好门了……”她嘀咕着继续练习,却没注意到窗外一闪而过的黑影。
刀疤刘的小弟蹲在墙根,低声对着对讲机说:“刘哥,那丫头每天都这个点落单。”
技术培训班开课第三天,何雨水抱着书本走进教室。自从放下对王卫国的执念,她决定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同学,这里有人吗?”一个清朗的男声响起。
何雨水抬头,看见一个戴眼镜的年轻男子站在过道。他穿着整洁的工装,镜片后的眼睛带着温和的笑意。
“没人,坐吧。”她往旁边挪了挪。
“谢谢,我是技术科的林建军。”男子伸出手,“你是……四合院的何雨水吧?我常听王师傅提起你。”
何雨水一怔,随即莞尔:“原来你就是林技术员!卫国哥说你是厂里最年轻的工程师。”
两人相谈甚欢,直到上课铃响起才停止交谈。何雨水没注意到,这是她这段时间以来第一次发自内心地微笑。
深夜,田枣结束加练走在回四合院的路上。为了抄近路,她拐进了一条平时很少走的小巷。
月光被乌云遮住,巷子里漆黑一片。田枣加快脚步,突然听到身后传来杂乱的脚步声。
“谁?!”她猛地转身。
五个黑影从不同方向围了上来。为首的刀疤刘把玩着一把弹簧刀,冷笑道:“田姑娘,咱们又见面了。”
田枣心头一紧,后退几步抵到墙壁:“你们想干什么?”
“许大茂是我兄弟。”刀疤刘步步逼近,“你把他送进局子,这笔账该怎么算?”
田枣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右手悄悄摸向书包里的扳手:“那是他罪有应得。”
刀疤刘突然暴起,刀尖直指田枣面门:“嘴还挺硬!”
千钧一发之际,一道刺目的车灯照进小巷。
“住手!”
伴随着引擎轰鸣,一辆挎斗摩托车急刹在巷口。王卫国跳下车,身后还跟着三个保卫科同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