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她的想法。
徽宗帝眸光氤氲,脑子里一直想着陆海棠的那一句:‘不想跟别的女人分享夫君的爱’。
四月的天,冰雪融化,那些遭受雪灾的百姓,也在朝廷的帮助下,安然的度过寒冬。
不少百姓感激大宣朝廷及时分发过冬物资,听说可以帮着安置住处,纷纷投奔陆定国镇守的边城。
陆海棠同徽宗帝抵达边城的时候,原本只剩下三十户人家,如今空着的房屋已经住满了。
陆定国率领将士们帮着将破落的房屋修补好,又吩咐手下的将领带着百姓上山砍柴。
原本无家可归的百姓如今都有了栖身之所,听说朝廷派的使臣来了边城,自发的走出家门前来迎接。
看到城门外聚集的百姓,陆海棠不由得扬起唇角。
徽宗帝也深感欣慰。
“爱妃当真是聪明。”
哪怕是朕这个皇上这,也是只想到为百姓送去棉衣棉被,没有想到把人都聚集进城中。
古代物资匮乏,一年的收成靠天吃饭,难民多就意味着加大朝廷的压力,所以每个国家,城池都不愿收留无家可归的难民,这一点陆海棠理解。
但是科技不发达的时代,劳动力有多珍贵。
人多力量大。
多开垦出来一些荒地,多种上一些粮食,再多养上一些鸡鸭之类的,不说可以裹上小康生活,解决饥饱应该不成问题。
同样的,冷兵器时代,拼的就是人数。
百姓人数众多,还愁兵力不足吗!
“许是我经历的比皇上多吧。”
面对徽宗帝的赞许,陆海棠中肯的做了回应。
不是她经历多,而是见识多。
自然,陆海棠不会这么不谦虚。
大宣同大汤签署联盟协议,在徽宗帝的‘提醒’下,大汤又要时刻防备西凉,镇守边城的陆定国总算是舒了口气。
不用时刻担心大汤同西凉再次攻城。
在一行人准备启程返回京城的前两天,军营之中又出了件‘喜事’。
之前陆定国在山里抓了一窝兔子,本想着暂时先养着,等着妹妹陆海棠从大汤归来,大的兔子炖了给妹妹解馋。
小的送给妹妹带回京城养着。
结果那一窝兔子变成了两窝。
由两只大兔子三只小兔子,变成了五只小兔子。
平日里都是营中小兵照料,陆定国哪里知道。
看着新添的两只小兔子,陆定国高兴道:“当真是吉兆,只怕是在预示夫人也是要喜事来临了呢。”
妹妹入宫两年有余,至今也没为皇上诞下一个皇子。
如果打算送给妹妹的兔子又生了一窝,可不就是个好兆头。
陆海棠哪里会听不出来陆定国的意思。
别说她不会给小皇上生孩子,就是想,小皇上也生不出来。
看着几只可爱的小兔子,陆海棠忽然产生个想法。
“这些兔子平时都是谁在养着?”
“回禀将军,是末将手下一个小兵。”
陆定国手下的将领对陆定国道。
陆海棠微微点头:“不如就让那个小兵专程来养兔子,等着兔子繁殖的多了,分发给城中的百姓,再让那小兵把养兔子的经验传授给百姓,这样一来每逢年节百姓家中的饭桌上就不愁会没有肉吃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