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强回到家乡的第三天下午,
桂城市政府领导韦振华、农卫东、陈铁军为首的省市领导代表团一行十余人专程来到花龙村拜访。
临近除夕,大部分企业都已开始放年假,但政府部门仍在正常上班。
在郝强家的会客厅里,领导们与郝强亲切交谈了半个小时。
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茶桌上,袅袅茶香中,双方就家乡发展、产业规划等话题深入交换意见。
韦振华望着窗外的村容村貌,不禁感慨道:“郝总,花龙村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啊,每次来都能看到新变化。”
这番话,既是对郝强反哺家乡的肯定,也暗含了希望其加大投资的期许。
去年,全市gdp约3000亿元。
桂城经济不如沿海城市,投资环境和配套也不如珠江三角区域,难拉投资。
若不是郝强为了家乡发展,人家凭啥投资这片旮旯。
早在春节前,郝强就与市政府达成了初步意向,计划在家乡投资建设一个总投资达200亿元的大型锂电池生产基地,预计年产能将达到100gwh,年产值将达到一千亿元。
这次领导们专程来访,正是为了实地考察项目选址,计划征用土地面积约3000亩。
这么一大块土地,将占一个乡村的大部分耕地面积了。
会谈结束后,在郝强陪同下,考察团一行驱车前往工业园区进行实地调研。
郝建军也没事,跟着到现场去看看。
除了省市政府领导,还有县镇一行领导,但这些人连插话的机会都难。
郝强家离工业园区很近,开车约十分钟,郝建军有事没事就过去逛逛。
摩托车厂和汽车零部件厂已经放假,这两个厂占地面积也有一千亩。
韦振华站在一块平整的巨石上,迎着微风,指向不远处的汽车零部件厂,语气沉稳:
“郝总,这块地毗邻现有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而且面积足够大,完全能满足锂电池厂的建设需求。
员工生活区可以规划到一块,既方便上下班,又能共享周边的生活配套。”
郝强也跟着站到高处,目光缓缓扫过四周起伏的地势,微微颔首:
“嗯,如果地质条件没问题的话,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站在一旁的郝建军用带着浓重乡音的客家话补充道:
“阿强,往汽车厂南面扩展挺好的,地势平,而且未来要是想再扩建,还有空间。”
郝强点头道:“爸,先看看吧。”
他很重视父亲的建议,毕竟他爸很熟悉周边的情况,自然比外人更清楚哪块地最合适。
一行人沿着泥地缓步前行,时而驻足讨论,时而朗声谈笑。
按照初步规划,锂电池生产基地预计征收3000亩工业土地,规模远超政府现有的储备用地,其中部分涉及村民的耕地和宅基地。
郝强走了一会,神色认真地向韦振华说道:“领导,关于征地补偿,我有个想法——涉及村民的地款,可以一半以现金形式发放,另一半直接划入他们的养老金账户。
咱们这儿有些人好赌,突然拿到一大笔钱,容易挥霍,最后血本无归。
这样安排,至少能保障他们的长远生计。”
郝建军闻言,忍不住冷哼一声,嘲讽道:
“可不是嘛!
前几年汽车厂征地,仁和村就有村民拿了二十几万,不到两晚就赌光了,还欠了一屁股债。”
韦振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郑重地点头:
“郝总考虑得确实周到,心系乡亲们的长远福祉,实在难得!”
他转头对身旁的国土局局长低声交代了几句,后者立刻掏出笔记本,迅速记录下这一建议。
“我也希望乡亲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若没了收入来源,也没了耕地,他们吃什么。”郝强着重地回了一句。
那些赌鬼,若自己没吃了,那只能偷,只能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