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允宸也想到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他摸了摸鼻子,坦然道:“那时看到阿拙大发神威,还以为是误落凡尘的仙女,为了不落后于人,这才那般作态。”
“那如今呢?”
“如今的阿拙不是仙女,是心系百姓的神女。”
“七郎可不要给我压担子,我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女郎,只做些能做的、该做的事情,才不是什么神女呢。”
“能做的、该做的?”季允宸重复这几个字,有些感触,“若是人人都像你这般想,也许一切事情会简单很多,可惜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李扶音斜了他一眼,她现在不想喝鸡汤,也不想喂鸡汤。
季允宸也不需要她回答,两人来到农田旁,他看着布局工整的农田,周围还有一些溪流划过,让这些农田的水储量一直保持在适宜的范围,他不是不食五谷的人,很快就发现其奥秘。
“阿拙,这就是江南的圩田吗?”
“你竟然知道?”李扶音点头,“就是圩田,我看过一些资料,自从圩田推广以来,百姓的粮食产量大大提高了不少。”
“嗯,之前不小心看过一个奏折,阿拙若是了解,能否给我详细介绍一下?”
李扶音还记得她在太子身边做事,若是不小心看到,或者太子谈论过,也是合理的,她没怀疑,开始介绍。
“圩田也叫围田,是在地势低洼的水域附近用低堤将某块区域与外水隔开,通过排灌渠和水闸来调节水的进出,具有较高的滞洪排涝灌溉功能。
此外,根据地势和土地肥度的不同,也可以栽种不同的农作物。”
季允宸了然,他拿出一个铁锹,上前操作了一番,果然,进水和排水都非常方便。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圩田一事是苏州刺史李朝行呈上来的,户部已经在长安附近实验过,虽然产量还未可知,但是其便捷性却是显而易见的。
可是,阿拙为何如此了解呢?
她之前说过会回长安,难道是这一批入京述职的家眷?
季允宸把这件事记在心上,他回到马上,赞叹道:“想出这个法子的人简直是天才。”
李扶音也跟着赞一句,两人回到庄子上,她喂了赤虎一块麦芽糖,拍了拍它的马背,目送它离开。
季允宸送她回房间休息,李扶音勾着他的小拇指,突然开口:“七郎,比起赤虎,我更喜欢你。”
男人握紧她的手,轻声回答:“我知道。”
李扶音见哄好他,自个打了个哈欠,来到正房的时候又问:“七郎,那你睡哪?”
“睡另一个房间,阿拙不必害怕。”
“我才不害怕呢,只是突然想起你,之前都是在我房间睡下的,这般看来,七郎属实不算是一个正人君子。”
“正人君子可娶不到心仪的女郎。”季允宸摸了摸她的脑袋,低声哄她,“好了,去睡吧,我不会多做什么的。”
“晚安。”
“晚安,阿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