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 第171章 心病还需心药医(求收藏 订阅!

第171章 心病还需心药医(求收藏 订阅!(2 / 5)

老贾出殡的日子。

李平安起了个大早,带着秦淮茹到街上吃了早饭,他连四合院儿都没去。

秦淮茹想到六院帮梅姨。

李平安说道:“今天是周末,你还是别去医院了,我也不去,我和刘御医说过,抽时间要去药物研究所那边找他的!”

秦淮茹答应一声,自己到家属院小院儿休息。

李平安骑着自行车到药物研究所。

刘御医已经整理了不少医书。

他整理修订的都是前人的著作。

结合以前御医们看病的病例整理出《清宫医案》一书。

这本书庞大恢弘主要是结合各种病例阐述相关医理。

目前。

这本书还在修订当中。

只是整理出一小部分而已。

另外就是各个时代御医们所著作的医书。

比如。

刘御医整理出了末代太医院院使赵文魁所著的《文魁脉学》一书。

清代太医院院使为太医院最高官职,能做上这个位置的都是在医学上有所成就的人。

就拿赵文魁来说。

他以《皇帝内经》、《难经》、《脉经》、《濒湖脉学》等脉学知识为基础,结合为晚清皇室成员、王公大臣请脉治病的经验,写成了《文魁脉学》一书。

他在这本书中详细的讲述了脉学理论,提出了首重诊脉、以脉测证、凭脉用药的理论。

书中还讲述了六经辩证的理论。

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

几千年以来,它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辨证施治。

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

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

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

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

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肿瘤和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其中还牵扯了脏腑学说、阴阳五行学说。

可以说。

《文魁脉学》是一部中医学理论总纲。

若是将读透。

中医造诣将会有很大的提升,甚至是质的飞跃。

虽是末代御医,但刘御医、施今墨、孔伯华对赵文魁的评价出奇的一致,说他一点儿也不输于那些前辈御医。

脉搏、施针、六经、阴阳五行、脏腑学说等方面都是李平安所欠缺的。

既然刘御医提到《文魁脉学》一书还说将这本书整理出来了,李平安自然是想看的。

刘御医也不小气,将这本书的修订稿拿出来给李平安看了,他不懂的地方就向刘御医等人请教。

有三个中医圣手从旁提点,李平安很快就掌握了这本书的内容。

他对诊脉这种手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再加上后世的医学知识,结合他做手术的经验,对脉学、六经尤其是脏腑、阴阳五行学说理解的更加深刻了。

借着教李平安的机会。

刘御医三人也在脉学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最新小说: 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 化灵诀 回到古代当太傅 道德育人思想高尚 抗日之我在沂蒙山区打游击 状元的锦鲤妻 爷的王妃,本王爷自己宠 去灭诡啊,盯我一个学生干嘛 超神学院之菜鸟每天都想退休 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