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等几家的供应量都是够用的。
刘海中家里孩子多,不过大儿子刘光齐的标准高,勉强是够用的。
阎埠贵家里有些紧张。
只有他一个工人,三大妈、阎解成的标准也不高,供给还是有点儿紧张。
不过。
要是将就着吃一些杂粮,生活也不是问题。
实行票证没多久。
李平安舅舅徐年达就过来了,趁着肉类还没有限量供应,徐年达给妹妹带过来不少肉。
徐氏说道:“我们家有三个工人,供给量可不少,你们呢,家里的情况怎样?供给量够吃吗?”
“吃不完!”徐年达说道:“除了家里两个小的全部是工人,食堂的饭菜还很便宜,肉食不少,还用不了多少饭票!”
“那就好,那就好!”徐氏说道。
害怕秦淮茹担心。
李平安特意到惠仁堂那边看了看。
秦淮江和妻子陈慧基本上没有受什么影响。
他们的粮食供给量根本吃不完。
粮食需要票证。
要不了多久其他生活用品可能也会需要票证。
李平安又到百货商店买了一块儿进口手表,还买了一个苏国生产的收音机,花了好几百万。
徐氏说道:“你买这些做什么,咱们用的着吗?”
“用的着的!”李平安说道:“手表我带着吧,要是到手术室做手术就将它放到口袋里,至于说收音机,你做饭的时候就能听,过段时间淮茹放假后就要待在家里了,听听收音机也能解闷儿!”
这个时候的广播电台已经有不少了。
新华广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京城人民广播电台。
还有一些其他地方的电台。
其中就有不少娱乐节目。
虽然李平安对收音机里的广播不大感兴趣,但是让秦淮茹和徐氏打发时间还是可以的。
儿子如此说。
徐氏也不再说什么了。
能看到未来发展趋势的可不止李平安一个人。
阎埠贵这家伙也琢磨上了。
他想买收音机,还想买自行车。
不过。
两种东西都买他是买不起的,最后一狠心只买了一辆自行车。
三大妈叹息了一声说道:“没事儿你买这个做什么,一辆自行车要一百多万呢,咱们家那点儿家底儿差不多都被掏空了!”
“只要自行车不坏能用十几年呢!”阎埠贵说道:“现在能买就买吧,我怕以后就算是有钱都不一定买的着,你没见李家都买了两辆了吗?眼见着什么东西都要实行票证了,我就不相信李家没买什么东西,不信你问问徐氏,李家肯定也添置什么东西了!”
趁着徐氏从前院儿经过的功夫三大妈还真的询问了。
徐氏也不隐瞒,说是儿子买了手表和收音机。
“收音机?”三大妈叹息了一声说道:“那可是个稀罕玩意儿!”
既然李家也买了不少东西。
三大妈就不再说什么了。
她相信丈夫的眼光,现在连李平安也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三大妈就更相信了。
京城实行票证以后需要用面粉的企业生存环境艰难了不少。
赵婉蓉告诉李平安,现在食品厂想要用面粉也比较难了,还要报告上级审批才行。
她又说道:“我爸说了,他起了公私合营的心思,打算申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