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
李平安是不想过去的。
同仁堂炮制中药的师傅肯定是经验丰富,人家做一种浓缩丸还能做不好?
吃饭的时候李平安和秦淮茹说了这件事情,秦淮茹却说她和梅姨也知道此事,两人商量了一下都认为李平安应该过去的。
同仁堂是大药堂,人家炮制中药的方法是值得学习的。
现在六院使用的是惠仁堂的药材,他们炮制药材的方法肯定是能够改善的,甚至可以说是改进的空间还很大。
梅姨的意思是想让李平安过去学习一下,将同仁堂的中药炮制方法告诉金贵或者是秦淮江等人,让惠仁堂炮制药材的时候做一下改进。
其实。
李平安以前就和金贵夫妻说过后世各种中药的炮制方法和标准,惠仁堂炮制出来的中药未必就比同仁堂差多少。
不过。
李平安可不会这么回复梅姨。
他决定到同仁堂制药厂参观、学习了。
当李平安将自己的决定告诉冉倩的时候吴泽特别是王春燕是有些失望的。
在她看来。
止咳丸是吴家的方子,论熟悉程总度谁能比的上她们夫妻?
李平安若是不过去,两个到惠仁堂制药厂参观学习的名额就应该是她们的。
夫妻两个一起到同仁堂制药厂去就当是去玩了,多自在啊!
现在李平安也要过去,她就要考虑考虑自己能不能过去了。
毕竟。
上级只给了六院两个名额,去三个人合适吗?
找了一个李平安和吴泽都没有安排手术的时间,冉倩让两人到同仁堂的制药厂了。
同仁堂的制药厂在西打磨街的一个小院里。
西打磨街在前门大街中部,相连着的一条街道被分割成了东、西打磨街。
西打磨街距离同仁堂和大栅栏都不远。
两人到制药厂的时候制药的师傅们还挺客气,让他们观看了详细的只要过程,还说让两人提意见。
真要说起来。
两人在中药炮制、中成药制造方面的造诣都不高。
吴泽虽然是中医世家但是他选择了学习西医,中医方面的东西可能早就忘光了,跟着爷爷、父母学的那点儿东西早就还给他们了。
后世的李平安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的也是西医,虽然选修了中医,但他学的只是理论知识,并没有怎么实践过。
前身在医校里学的也是西医。
父亲也只是教过他望闻问切以及一般的医理而已,可没有教过他炮制中药和中成药。
他接触炮制药材这方面最多的还是在药物研究所和刘御医等人研究速效救心丸的时候,药物研究所也是请的同仁堂的老师傅。
对于同仁堂师傅们的手艺两人能提出什么好意见来?
吴泽唯唯诺诺的说不出话来。
李平安却是提出了一条和技术没多大关系的建议。
他建议将来止咳丸无论是出口苏国还是朝国,都不能告诉他们具体的成分,更不能连具体药材的含量都写清楚。
“怎么说也是人家几代人的心血,不能就这么给传出去了!”李平安思索着说道:“若是两国过来接洽此事的人问起来就说中医博大精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药物只能在国内进行炮制,否则是要出问题的,这样做也是为了防止某些人去模仿时出事故!”
李平安的建议吴泽是一百个认同的,而且是深有同感,他们吴家的药方,拿出来救治国人也就罢了,怎么可能轻易的传到国外去?
同仁堂的师傅深以为然。
他们就是炮制中成药的,自然知道一个好药方的价值。
炮制药材的师傅立即就答应了,还和李平安、吴泽两人商量了解决办法。
李平安建议在说明书上只写上两三样药材了事,药物成分是某某药材等,这样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