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全福再没了先前做手术时的那股劲头儿,摇摇头说道:“还是别再折腾了,就算是再折腾下去,除了花钱,我也不会得到什么好处,我的病怕是治不好了!”
李平安说的这种方法在后世那种医疗条件下也许能够成功,但是在当时医疗手段太有限了,即便是手术做成功也不能保证陈全福跛脚的毛病能够好起来。
所幸。
带了几支可的松回去让当地诊所的护士帮忙用了以后就没有再出现过排异现象,这也算是不幸当中的万幸。
冉倩三十多岁都没有嫁人,在米国留学之后就留在当地医院工作,抗战之后进了协和医院。
当时的协和医院属于米国人。
冉倩医术高明,不但有工资还拿了米国人的津贴,这也成了她的污点,解方以后协和医院收归国有,她辗转在协和医院、医大医院等几家大医院工作过,始终得不到重用,最后到了六院才成了外科主任。
她已经很满足了。
在六院外科没人提她以前在米国留学的事情,还能尽情的做自己想做的手术。
可没有想到她的运气倒是好起来了。
杨雄那批原来道济医院的高层被调走以后六院高层其实一直是空缺的,虽然先后补充了吴泽、刘启、江大桥等一大批医生,但是副院长之类的高层却是一直没有任命。
六院副院长一般都在妇产科和外科产生,和李林、姜山一辈的中医资历是够了,不过这些人根本就不在候选人之列,没他们的份儿。
现在六院一切都步入正规,已经有大医院的雏形,高层自然是要尽快选出来的。
院长拒绝了卫生局从外面调人的建议,推荐了妇产科的徐妙音主任和外科主任冉倩同时兼任副院长的职位。
外科医生办公室。
冉倩不在的时候大家都在议论这件事情。
卫生局一下子任命了两个副院长,将来院长的人选很可能就要从她们当中产生了。
虽然道济医院以前是妇婴专科医院,现在却是致力往综合医院的道路上发展呢,估计还是外科主任上升为院长的可能性更大。
一旦冉倩成为院长或者不再兼任外科主任,外科主任的位子可就真的空出来了。
“要我说,咱们外科要是再选主任就应该选一个手术技术好的,否则压不住其他人!”小露看着李平安有些兴奋的说道:“咱们医院手术技术最好的就是李医生!”
李平安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
虽然现在的六院缺少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可是外科主任的位子估计轮不到他。
他和吴泽一样。
两人都有一个缺陷,那就是资历太浅了。
李平安工作时间还不到两年,吴泽来六院工作的时间更短。
就算是轮也轮不到他们。
苏国红十字医院搬迁到新址以后卫生部就开始号召国内的医护人员向他们学习。
没多久就推出了医护人员八级工工资制度。
八级工工资制度是由苏国那边传过来的。
最先在东北实行,随着一五几划的实施,和苏国接触的越来越多,很多行业和地区都开始实行八级工工资制度,比如说红星扎钢厂,苏国专家过来以后就开始实行这种制度,现在轮到医院改革工资制度了。
当时的八级工制度是很公平的。
将各个地方分为十一个等级,越是环境恶劣的地方等级越高,重点照顾贫苦地区。
一类地区工资最低,高原地区为一一类地区,工资最高。
例如。
同样是八级工,东北地区的八级工工资就比京城高一些。
京城是六类地区,工资不是很高也不是很低。
医护人员的工资标准比一般行业略微高一点儿。
卫生局的人派人到各个医院进行考核和评定,最终李平安和父亲李林都成了五级工,每月工资六十六万五千多块钱。
李林的工资基本上没什么变化,李平安略微提升了一点儿。
当然。
这些只是基本工资,算上李平安做手术的补助,李林是没法和儿子比的。
吴泽和刘启都是四级工,每月工资五十六万余,王春燕和周玲工资更少,只有四十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