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 第245章 迁户口没那么容易

第245章 迁户口没那么容易(4 / 5)

灌肠分好几种:一种为大灌肠,是把猪肥肠洗净后,以优质面粉、碎肉、红曲水、丁香、豆蔻等10多种原料调料配制成糊,灌入肠内,煮熟后切小片块,用猪油煎焦,浇上盐水蒜汁,口味香脆咸辣。

另一种为小灌肠,用绿豆淀粉加红曲水和豆腐渣调成稠糊灌进肠内,蒸熟后切小片块,用猪油煎焦,浇盐水蒜汁食用。

灌肠外焦里嫩,用竹签扎着吃,颇显特色。

卖灌肠的一般有自己固定的摊位,生着火炉子,随时可以加热。

寻常的时候还有走街串巷挑担子卖灌肠的,不过比在集市上吃要贵上许多,而且还没在这里吃自在,随吃随热。

灌肠要用小竹签吃,还要蘸上蒜汁儿才好吃,如果用筷子吃就没有情趣了。

吃灌肠并不一定解饿,只是解馋,尝尝风味儿罢了。

每人要了几块儿灌肠,就着摊主提供的蒜汁儿吃了。

李平安付了钱,几人又到了一家卖拔鱼儿的摊位。

拔鱼儿是一种面食.是把和好的面放在盘子里,用一根筷子或是铁棍之类的东西慢慢的从盘子边缘划向锅里,由于它形状像一条一条的小鱼,又是拔进锅里的.所以叫“拔鱼儿”。

吃的时候放一点儿醋和辣椒,虽然里面没有放味精,但是吃起来也觉得味道相当不错。

吃完饭差不多就到了中午,李平安刚说要回去,徐氏却说道:“咱们再转一会儿吧,我和你爸说了,午饭让他在扎钢厂食堂那边吃,不回来了!”

李平安点点头,陪着徐氏买了一点儿葱姜蒜等厨房调味品,他拿着回家了。

这回几人却是没有再碰到贾东旭,贾东旭根本就不在家,更别说到黑市上买粮食了。

李平安夫妻两个带着孩子去了家属院小院儿,徐氏回了四合院儿。

刘悦还没有坐完月子。

贾东旭在母亲贾张氏的撺掇下已经开始着手给妻子迁户口了。

六院周围、扎钢厂周围、电影院周围甚至什刹海那边都有许多饭馆儿。

贾东旭连续问了好几家,终于遇上一家愿意帮他们忙的。

店主说可以帮忙写一封证明信说是刘悦在他的饭店打工,帮着刘悦将户口迁到城里来,纯粹是帮忙,人家也不要贾家什么。

遇到好人了。

贾东旭连连感谢。

店主开了证明信。

周末贾东旭到对门儿何雨柱家借了自行车到秦家屯了。

等到了秦家屯。

贾东旭满怀希望的将证明信给了老村长。

老村长却是摇摇头说道:“你来晚了,我们刚刚接到通知,说是为了确保京城不发生什么吸血虫等传染病,最近一段时间禁止迁移户口,甚至还要求没事儿尽量少进城!”

老村长对刘家人并不敌视,可总要按照规矩办事儿,不可能给贾东旭开后门儿。

要是提前几天也就给他办了。

现在却是不成。

贾东旭脸色陡变,越来越不好看,苦苦哀求想让老村长网开一面。

刘悦的户口要是不迁到城里贾家麻烦可就大了。

老村长拒绝道:“就算是我给你开了证明信也没有用,你们城里当地的派出所也不会给她落户口的,你别为难我!”

无论怎么说老村长都不同意。

最后。

贾东旭有些发狠的问道:“如果城里派处所愿意接受呢,他们愿意给我妻子落户口,你们愿意不愿意帮我的忙让我把刘悦的户口迁走!”

老村长答应道:“只要那边和我们打个招呼,我也不为难你,立即就帮你们办手续,证明信什么的也给你们开!”

贾东旭冷冰冰的点了点头,离开了。

早上走的早,在秦家屯啥事儿也没干。

回到四合院儿的时候才一两点。

最新小说: 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 化灵诀 回到古代当太傅 道德育人思想高尚 抗日之我在沂蒙山区打游击 状元的锦鲤妻 爷的王妃,本王爷自己宠 去灭诡啊,盯我一个学生干嘛 超神学院之菜鸟每天都想退休 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