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
当李平安进入小院儿的时候就发现有一股骚臭味儿。
进入东厢房给孔灵诊病的时候发现马桶还没有倒,不过里面的内容物并不是太多。
<divclass="contentadv">李平安问过情况之后又给孔灵诊了诊脉。
轻取即得,重按稍减,位置比较表浅,空泛无力。
这个是浮脉,也就是典型的风寒感冒的脉象。
只是。
因为房间隔缺损的关系,她的脉象甚至比一般的浮脉还要虚弱一些。
李平安询问因由,得知孔灵是因为夜里着凉才感冒,心中更加笃定自己的判断。
柳眉急忙解释,说是当时情况并不是太严重也就没有往心里去,想着反正是要到京城大学医院那边去看病的,等两天也无妨,可没有想到女儿的病越来越严重,她不得不去轧钢厂医务室找医生,李林和姜山给她推荐了李平安。
李平安没再多问,给她开了两副治疗感冒发烧的中药,嘱咐她孔灵年纪太小,用药的时候药量可以减半。
同仁堂的医生给她开了桑菊饮,这副药物主要是在风温初起的时候用,作用上是预防大于治疗,主要是温养肺部,但现在疾病已经起来了,李平安让孔灵暂时不用桑菊饮,转而使用另外一种方子—止咳散。
止咳散同为解表剂,具有辛温解表,宣肺疏风,止咳化痰之功效。
主治外感咳嗽,症见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临床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百日咳等属表邪未尽,肺气失宣者。
本方由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100克,甘草(炒,60克)陈皮(水洗去白,50克)组成。
本方治证为外感咳嗽,经服解表宣肺药仍咳不止者。
风邪犯肺,肺失清肃,虽经发散,因解表不彻而其邪未尽,故仍咽痒咳嗽,此时外邪十去八九,故微有恶风发热。
治法重在理肺止咳,微加疏散之品。
方中百部、紫菀为君,两药味苦,都入肺经,其性温而不热,润而不腻,皆可止咳化痰,对新久咳嗽都能使用。
桔梗味苦而性平,善于开宣肺气;白前味辛甘性亦平,长于降气化痰。
两者协同,一宣一降,以复肺气之宣降,增强君药止咳化痰之力,为臣药。
荆芥辛而微温,疏风解表,以祛在表之余邪;
陈皮理气化痰,均为佐药。
甘草调和在众药,和桔梗又有利咽止咳之功,是为佐使之用。
纵观全方,药虽七味。
具有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的特点。
将几个药方留下,李平安也没有要出诊费,和柳眉打过招呼以后就想离开。
柳眉急忙说道:“李医生,我这里有几个方子,同仁堂的医生说是可以治疗我女儿的那什么心脏病,烦劳你帮我看一看是不是有用,怎么我女儿正吃着药呢又出毛病了?”
柳眉急忙将药方名字报了出来。
同仁堂医生给孔灵开的那三个方子她可是记的很清楚,药方名字根本不会弄错。
到这个院子来之前柳眉还将女儿吃的药也带过来几副,一股脑儿的将药都给李平安拿出来了。
麦冬生地茶。
八珍汤。
桑菊饮。
这几个药方都是医书中记载的原方,没有做任何的更改。
李平安觉得最起码在中医理论上是行的通的,但毕竟是在解剖学上有所缺失,能不能治好孔灵的病还真难说。
他思索着说道:“这三个药方是对症的,但是能不能治愈你女儿的病真的不好说,长期使用之后再说吧,说实话,除了做手术,也只能用这几个药方稳定你女儿的病情了!”
柳眉脸色有些不好看。
她也听出来了。
无论是李平安还是同仁堂开药方的大夫可能都认为这是权宜之计,她没钱给女儿做手术,只能用中药试一试了。
“那,我女儿又得病了,是不是意味着这几个方子不顶用?”柳眉打破沙锅问到底。
李平安摇摇头说道:“也不一定,别说是一个小姑娘,就是大人半夜不睡冻着了也会感冒的!”
柳眉脸色一红,她又想起了那天晚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