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被挖好隐藏的壕沟,终于被西凉军踏破
最前方的凉州军士们连人带马,掉落在了早就已经插好了倒刺的陷坑之中,尖锐的木刺刺穿了他们的身体,坑中尘土飞扬
“轰隆,轰隆”
壕沟之中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惨叫之声。
而后面的凉州军士们冲击的太猛,前军生变,他们想要停步,势比登天。
看到陷坑的士兵们想要停住脚步,但他们后面的人根本没有给他们机会,仓促之间就将他们推挤到了坑中。
刹那间,惨叫声,悲呼声,咒骂声,战马的悲嘶声,兵器的碰撞声,响成了一团,犹如“营啸”一般。
若是再高处看,西凉兵此刻就如同是一锅底水煮了过多的饺子,在那条长长的陷坑中,层层叠叠的马体人体挤在一起,互相纠集着,拉扯着,拥挤着,分拆不开。
而后方的士兵费了好大的力气之后,终于停住了脚步,被堆积拥堵在了城门的前后,越聚越多,人挤人的汇集在了一处。
“放箭”城头上的高览大声吼道。
号角声响彻在了延津县城之内。
青州兵的步兵从左右两面冲了出来,从侧面向着城门处冲去。
而陷坑的正面,密集的长矛兵在前掩护,弓箭手在后,突然出现在了陷坑的不远处。
还有那些埋伏在县城内屋舍之中,还有适才在城头一直隐而不发的弓弩手都纷纷现身。
“放箭”
“放箭”。
在这种设伏包围的情况下,敌人都聚集在一起,最有力的进攻武器莫过于箭。
青州多木,其弓箭之利,相比于荆扬虽然差些,在大汉朝也是位列前茅。
将士们一边向前逼近着,一面放出死亡的箭雨。
刹那间,箭如飞蝗,雨点一般持续不断地落在敌人阵中,前排的敌兵因为陷坑阻挡了脚步,无法挪动身体,随即被弩箭穿倒,人死马亡,血肉横溅,密集的箭雨一层层覆盖在那些集中在一起的军士们身上。
城墙上,军士们亦是开始配合城中之兵,向着城下聚集的西凉兵放箭。
很快,在众人的眼前,城墙之下就生长出一片“箭田”。
西凉军乃是天下强兵,同时他们在作战时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个人英雄主义甚强,冀州和幽州的将领们也有这个习惯,或者说,北方的将官很多都有这个习惯。
很多的中阶将官,都习惯于冲锋在最前面。
这样做,固然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手下兵马的士气,激发他们最大的斗志,但是却也最容易造成首领的损伤。
而现在的西凉军队,很多的别部司马、曲军侯级的人物都已经随着大队人马冲入城内或是城下,进入到了冀州军的射程之内。
首领一伤,全员便乱,就很容易陷入指挥失灵,致使军队溃乱。
不过就算是如此,西凉军居然还是可以的发起一定程度的反击,目前被困在城内和城下的士兵,大概是数千人左右,人数虽然不少,但失去了阵型,将弱点暴露于敌人的兵刃之前,他们的反击就变成一种笑话,只能翻起一点小小的水花,随后就被箭雨淹没了。
待箭雨停下之后,冀州军的长矛兵和刀盾兵冲上前去,长矛兵按照事前的吩咐,先是集中在陷坑之前,对着陷坑内的西凉兵们一阵猛戳
血花四溅,痛苦的悲鸣声从陷坑中传出。
很多向坑外攀爬的凉州士兵,犹如野兽一样发出了最后的哀嚎后,便永远的沉睡在了坑中。
而随后,一名骑着白马的青年战将率众从正面冲了过来
而随着这名战将的到来,冀州军的士气陡然提升
是赵云
随着赵云的到来,战局立刻又有了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