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眼下的新政并未在大汉所有的州郡完全普及,但是新政代表了国家兴旺之力,以科举制度考核评优择选官员,而不靠乡邻名士彼此推荐,以才取士,这是真正能为大汉朝选取良才的先进制度,诸葛亮身为士人,就应遵循这个制度”
“亮若是今日答应了大将军的征辟,越过科举进入官属,大将军虽然能够得到亮的辅佐,但是这对诸葛亮来说却是不能接受的。”
“诸葛亮身为大汉学子,就理应遵循大汉朝的制度。”
“大将军,其实您今天在此征辟叔父和兄长,是违了新政的。”
刘俭听到这儿,沉默了。
随后就见他长长的叹了口气,道“是我的疏忽,诸葛亮,你是对的,我知错。”
诸葛亮笑道“大将军身为河北之主,心怀天下苍生,特别是如今天下大乱,很多事情必须要有一些特例而寻,不然,就无法快速的平定天下,会使更多的苍生黎庶受苦受难,”
“偶尔提拔一些特殊的人才,这是大将军应做之事,然亮自认为并非特殊人才,至少目前不是。”
“所以,诸葛亮一定要遵循制度参加科举,以科举的名义入仕于官署,这样才能够证明诸葛亮是有资格为大将军效力的。”
诸葛亮的话实在是让刘俭非常的感动。
他终于明白,在历史上,那个能够让万人敬仰的诸葛丞相,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品,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性了。
十四岁尚且如此,更何况成年之后呢
千年不朽的人格,自然是有他独特之魅力的。
“诸葛亮,你做的是对的,科举制度很快就会在整个东南完全普及,全面取代察举,你好好的准备考试,好好的在科举制度中,拿出你的能力,让天下人看看。”
诸葛亮立刻道“诸葛亮定当竭尽全力。”
“只是大将军,诸葛亮还有一事相求。”
刘俭耐心地询问“还有什么事,你尽管直言。”
“大将军是诸葛亮最为敬佩也最为崇拜之人,诸葛亮也能看出大将军对亮的欣赏之意。”
“诸葛亮只求大将军能够不要出手干预诸葛亮科举之事。”
“不知大将军允否”
刘俭听诸葛亮说到这儿,顿时笑了。
他明白,诸葛亮是不希望自己出手帮他作弊。
诸葛亮是真心实意的想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参加应试。
“刘某对天起誓,绝不会出手干预科举考试的公平。”
诸葛亮闻言大喜,他长长的向着刘俭一拜。
“亮,多谢大将军。”
“诸葛亮,你好好在家中复习,两年之后,我希望你能够考过郡试,进入我河北公立大学,在那里,我希望能够看到你的身影,不要辜负我对你的期待。”
“诸葛亮一定尽全力。”
“不过,你若是考不过,也不要灰心,毕竟还有下一年和下下一年。”
“人无论何时都要做到持之以恒。”
“诺”
次日,刘俭就离开了琅琊国,回返郯城,等待诸葛玄和诸葛瑾的到来。
徐州方面,刘备开始治理州事,徐州北境开始大兴屯田,彻底落实科举制度,另外按照刘俭的提点,徐州开始着重于纺织业的体系建设。
国庆节快乐愿祖国越来越强大,今日是二合一章节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