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不能接受指的不是王太后的死,而是安国君的死。
一些民众、国人甚至在家中看着那立着的长生牌位哭泣,所有人都沉浸在悲伤中,整个秦国上下全都是挂着一片片素白。
若是能够从天空上往下瞧,便能够看到那如同雪衣覆盖的秦国。
哭泣声在整个秦国回荡了整整两个多月,这两个月内不断的有国人悲伤哭泣到肝肠寸断,甚至昏厥的。
同时,也有不少“义士”听闻安国君的死讯,想要跟随安国君而去的。
这样的人还不少。
他们聚集在咸阳城中,一起来到了安国君府外。
这些都是曾经想要投靠安国君为门客,但被安国君拒绝了的人,此时他们的身上穿着一身孝服,比安国君陈野的亲子陈慎、陈瞻等都像是“孝子”。
他们跪伏在安国君府邸门口,脸上带着平静。
“请见安国君之棺!”
数百人跪伏在门口,他们的呐喊声几乎是传遍了半个咸阳城。
陈慎一身素白从府邸内走出,脸上带着动然之色。
“诸位因何在此?”
其中一个像是众人领袖的人起身,他的身后众人也都是纷纷起身看着陈野。
“我等仰慕安国君之风姿,愿为安国君殉葬!”
“还请上卿准允!”
活人殉葬!
这是一个持续了很长时间的制度,一直到了秦献公时期才被废除。
但也仅仅是“废除”,以陶俑”代之。
当然了,这个废除一直有人怀疑,废除的是大规模的“人殉”而不是“人殉”,甚至有些时候,一些贵族死去的时候,会以有众多的人为自己殉葬而感到开怀。
也有人觉着,没有门客追随而殉葬的人,算不得当代的名士。
后来的战国四君子在去世之后,也有人为了他们而殉葬。
陈慎看着那满脸坚定,神色中带着铿锵的众多人,脸上浮现出了一抹震撼之色。
他放眼望去,站在这台阶下的人足足有几百位。
陈慎有些犹豫了。
并不是陈慎想要接受这些人的“殉葬”,而是他不知道该如何拒绝这些人。
毕竟这些人风尘仆仆,千里迢迢的来到这里,便是为了完成他们心中的愿望,如今他将其拒之,只怕是
犹豫了许久,府邸外的寒风一直吹拂着。
那前来请殉的人也一直没有开口,只是沉默的看着站在那里的陈慎。
其实他们不需要陈慎的同意,但他们想要见一见那位安国君的棺。
也想知道,安国君会埋葬在何处。
于是,其中那位领头的人上前一步,声音中带着些平和:“上卿若在犹豫,不妨继续思索,只是我等想要见一见安国君之棺的愿望,可否能够宽容一二?”
这一点陈慎倒是没有丝毫的犹豫:“这是自然。”
他转身:“诸位请。”
听了陈慎的话,在场的众人脸上都浮现出了一抹兴奋之色,但转而都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悲伤、肃穆。
他们整齐的走到了府内,看着那摆放着的棺木跪伏在地上。
刹那之间,众人的痛哭声席卷了整个院落。
章台宫
比起来陈野的丧礼,王太后这里便简单了许多,唯有嬴稷一个人坐在王太后的棺木前。
她的棺木前绑着两个人。
公子芾、公子悝。
嬴稷坐在那里,拿起手中的酒爵,脸上已经是满满的红色了,他一杯接着一杯的将酒灌到自己的肚子里,仿佛这样就能够让他心中的愁绪消失一样。
“母后啊,您最不喜爱的孩子成了秦王。”
“可如今您已经去世了,不能够享受他给您带来的荣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