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王贲的父亲,王翦。
相较于前者来说,后者的离世更让人难以接受,所有人都嚎啕大哭,即便是与王翦原本关系不如何的人也是一样。
二世皇帝为了表彰王翦的功德,所以特意追封其为“武成君”。
虽然“候”与“君”几乎是相当的,毕竟在始皇帝年间已经没有再出过封君,都是以封侯代替了。
可人们就是知道,君就是比候更高一等。
当然,因为武成君的封号是追封的,所以他们并没有像是以前的封君一样获得土地。
这一点也让王翦的家人松了口气。
而王翦的离去也意味着另外一件事情,太尉的位置再次空缺了出来。
当有些人还在打太尉主意的时候,扶苏却是早已经决定好了太尉的人选,这个人选一定能够服众。
因为他叫做“李牧”。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一生立下无数功劳,在大秦士卒眼睛中几乎是可以媲美王翦的人。
他同样是“彻候”。
所以他顶替王翦的位置,没有任何人有意见。
除却这几件事情之外,昭元三年过得十分的平静,变法在秦国中似乎并没有受到阻碍,或许也正是因为之前有商君变法在前,所以此次变法让人们“习惯了前事”,所以并没有怎么注意的缘故。
华夏的黔首,向来最会“服从”。
而一些想要“掀动”什么事情的人也在无声无息中被大秦的士卒们给镇压了,如今的大秦依旧是一副欣欣向荣的局面。
章台宫中
扶苏一脸疲惫的坐在宫中,面前摆放着无数的政务,这些都是他每日要处理的事情。
昔年的始皇帝每日要处理几车的竹简政务,而如今的扶苏比起来始皇帝来说只多不少,因为这个时期的大秦正在处于变革之中。
那原本在始皇帝手中已经被再次“打散”了的天下,好似枯木一般再次焕发了生机。
人们似乎又看到了希望。
“踏踏踏——”
脚步声响起,扶苏抬起头看向远处的方向,只见陈居缓缓的走了过来,身边还跟着一个半大的少年。
少年人的脸上带着些许的好奇之色。
“文儿?”
扶苏脸上带着诧异的神色,他放下手中的政务,看向陈居:“先生怎么和文儿一起过来了?”
陈居坐在他的面前,脸上同样带着些许平和的笑容:“我正巧来陛下宫中,谁曾想正巧遇到了长公子,便带着长公子一起来了。”
这是扶苏的长子,赢文。
如今已然十一岁了。
赢文恭恭敬敬的向自己的父亲行礼,之后坐在了扶苏的身边,一脸乖巧的模样。
扶苏勾了一下自己的嘴角,自从有了孩子之后,他才能够明白他父亲往日里看他的样子,也才能够明白他父亲眼睛中带着的期许。
他叹了口气说道:“先生。”
“大秦如今正在欣欣向荣,只是朕不知道,这一份和平与欣欣向荣能够维持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