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回想青城派的遭遇,林平之豁然开朗了。
青城派又不是智障,可是在得知了林家公布的辟邪剑谱确实很厉害,他们又打不过辟邪剑谱哪怕是假的辟邪剑谱也打不过,他们还是头铁的杀进福州城,妄想灭了林家,简直就是智障,稍微有点头脑的都不会这样做,可他们还是来了。
显然是有一只大手在操纵着江湖的事情,那只大手,
在林平之猎杀青城派弟子的时候,就曾经撞见,后来林平之还杀了那人。
林平之梳理这些,是在思考未来的路林家该如何走。
未来的剧情,估计他也摸不准了。
“管他,先公布秘籍出去再说”林平之心想。
于是,他把独孤九剑公布了出去。
“独孤九剑,笑傲江湖里,风清扬和令狐冲专属武功。”
“风清扬属于剑宗一脉,专精剑法,不过独孤九剑,却不是华山派的武功,而是独孤求败所创造的功夫”
“按照独孤求败对剑道的理解”
林平之对独孤求败的剑道,还是比较推崇的。
在金庸武侠系列作品里,林平之觉得说到剑,独孤求败便是独一无二的剑神。
独孤求败武功的进阶轨迹,共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弱冠前以利剑与河朔群雄争锋;
第二,三十岁前用紫薇软剑误伤义士;
第三,四十岁前恃无锋重剑横行天下;
第四,四十岁后不滞於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
第五,自此精修,渐进於无剑胜有剑之境。
即为五重境界利剑、软剑、重剑、木剑、无剑。独孤大侠十年一进阶,我们能明显的感受到,每一次进阶,都在弱化剑对剑术的制约。
利剑,仗剑之利,令剑法的输出效果大为提升,典型案例是灭绝师太,有无倚天剑,武功上下限有很大差别。利剑出鞘往往饮人鲜血,伤人肢体。
紫薇软剑,仗剑之巧,借助的是剑的轻捷,轻捷以利于提升出剑的速度,亦可仗巧劲,四两拨千斤,出奇制胜。
神雕侠侣古墓派武学修习内功
之法与一般武功大异,内功渐高,学者只身轻足健,出手快捷,于常人发出一招的时刻中可连发三四招,但招力却并不相应而增。
盖轻捷与厚重相对,既求轻捷即不能厚重,厚重若得,轻捷便须相应舍离。
玄铁重剑,仗剑之重,借助的是剑的力量,纵使平平无奇的招式也能发挥出常人难以想象的极大威力,如此使剑,不论对手如何使招、武功中有没有破绽,只需径直挥出一剑;但教劲力胜过对方,便能达到一力破十会的显著效果。
在射雕中洪七公论降龙十八掌因此你要破她这路掌法,唯一的法门就是压根儿不理会她真假虚实,待她掌来,真的也好,假的也罢,你只给她来一招亢龙有悔。她见你这一招厉害,非回掌招架不可,那就破了。
一般而论,剑术高手的胜出,仰仗于剑的锋利、轻捷、厚重。所以使剑之人会去寻找、收藏各种各样的宝剑。但同时也暴露一个很大的弊端人不能离剑。初学独孤九剑的令狐冲,尽管剑术高明,离开剑便失去了制敌技能。
独孤求败正是通过去利,去巧,去厚重,逐渐摆脱剑的束缚,直至不滞於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软剑有巧却失利;重剑有厚却失巧、利;木剑兼失重、巧、利。
杨过日日在海潮之中练剑,日夕如是,寒暑不间。木剑击刺之声越练越响,到后来竟有轰轰之声,响了数月,剑声却渐渐轻了,终于寂然无声。又练数月,剑声复又渐响,自此从轻而响,从响转轻,反覆七次,终于欲轻则轻,欲响则响。
孤独求败木剑的功力境界相比于重剑是一个质的提升,海潮的险恶比荒谷的山洪更胜一筹“潮水之力四面八方齐至,浑不如山洪般只自上冲下”神雕侠侣中重剑大成的杨过初入
海潮时“累得脸色苍白”,于此可见两种境界功力差距之大。练成后脆薄无力的木剑能做到“树断而剑不断”、“在海潮中迎波击刺,剑上所发劲风已可与扑面巨浪相拒”。
木剑大成,其实就是人剑合一,不役于剑之境。剑就像肢体,皆在劲力收发自如的范围内,是以草木竹石均可为剑,不用其巧,不失其利,却皆具其重。
比木剑更进一步就是剑气,能达到剑的打击范围,具备剑的威力,却无剑的实体,剑气有质无形,急如电闪,迅猛绝伦。即无剑之境,人剑完全融合。
独孤剑法,是一个去剑的过程,自利剑渐至无剑之境,科技是四肢的延伸,武技恰恰相反,是将物的效用融入身体之内,发掘身体的无限潜能。
独孤求败是个剑道天才,他对于剑道的感悟,十年进一阶。
弱冠之前手执利剑,方可战胜同等级高手,其实就是胜在武器,就是说,要有神兵利器,才能很牛逼。
三十岁前,用软剑就可以战胜同等级高手,已经不用靠神兵利器,而是用软剑也能击败同等级对手,证明他的剑法,已经达到了另一个层次那就是,技巧
剑道之中,他的剑法技巧,已经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程度,这个软剑其实就是技巧,就是剑法的巅峰。
四十岁前,他使用重剑其实,就是一力降十会的程度,举重若轻的层次,任何技巧在力量面前,都是假。
后面的草木竹石皆可为剑,其实已经达到了举重若轻的程度,这个时候他的剑,其实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
至于最后的无剑胜有剑那是因为,他自身,已经是剑
已然剑道通神。
按照林平之的想法,独孤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