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个安全员,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人就可以做好的,而是需要懂一定的安全专业知识、技术管理才行。
刘长风,就和很多人一样,看着那里太高、那是悬崖边,知道那里有危险,安全方面的专业知识,他是基本不懂。
安全的管理,也就是冯经理找来的专业人员,饶友林。
刘长风,太年轻,工地上的经验也是少得很,让他带几个工人,可能也会搞砸。技术上,他连大工的活都干不了。让他在工地上当一个小工,感觉也有些不合适。
思来想去,最后把刘长风安排在了后勤上,跟着后勤经理刘长贵打杂,买买东西、搞搞采购、仓库登记这些。
项目部的主要班子,也就是这些人了。
要是按照正规的来说,这些人员肯定是不行的。
比如说,路基方面的施工,需要专业的路基工程师;桥梁,需要桥梁工程师;路面,需要路面工程师等等。
由于这个工地的特殊性,政策上有所放宽。
简单来说,就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保质保量的正常完工,打破恶性循环。
除了项目部的班子成员,人数最多的,当然是工人班组。
班组方面,目前计划了四个班组。
四个班组长,也就是小包工头,他们分别是:刘长顺、白云飞、柳海波、秦宏刚。
前期需要的零星工人,刘长江也就让柳海波过来,他那里计划的工人,本来也就最多。
任人唯亲的事情,刘长江算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也是没法。
也属正常。
很多创业者的初期,基本上也都是这样子,不是亲戚,就是朋友。
反正都是有关系的。
人员陆陆续续的到来,都开始忙着各自的事情。
刘长江这个二号老板,自然也是没有闲着。
项目部的住地建设,不是随便一个地方都可以的。
最起码需要有水、有场地。
一开始所选择的地方,是在k15位置。
这条道路的总长度,一共33公里。也就是从起点k0到终点k33。
k,在这里是一个里程桩号,可以把它理解为千米k的k。
k15,差不多也就是在整条道路的中间位置,去标头、标尾也都比较合适,毗邻河边不说,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平坝子。
唯一有缺陷的就是,那里没有手机信号。
这条道路,是一个旅游快速通道,基本上都是临河而建,相当于就是一条滨河路。
道路两旁,很多地方都是山,道路的位置,基本上就是处于v字型峡谷的底部。
没有手机信号的事情,其实也可以很好解决。
建立一个信号基站就可以。
可是,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几大通讯商都不同意建立基站。
就算是业主游总出面,也没有说通这个事情。
项目部,随时需要工作联系,没有手机信号,那肯定是不行的。
因此,项目部也就只能重新选址。
通过几方再次踏勘现场,最后确定在k23的位置建立项目部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