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辆豪车从机场鱼贯而出,引得路人频频侧目。
“哇,丹尼尔,你看那边还有驴车,回美国之前我想去坐一坐驴车,它是如此的亲近自然。”
机场在市郊,车队从机场回市区的路上,凯丽透过车窗审视这个陌生的地方,她居然看到了远处的道路上有驴车经过,好神奇!
“嗯,你可以在这里多呆一些时间,到这里的山村去转一转,感受这个陌生而自然的国度,然后给杂志投稿,我猜读者们一定很喜欢。”
凯丽是个自由职业者,说白了就是投稿作家。
凯丽耸肩道:“为什么不呢?我现在就忍不住想动笔了。”
因为临近中午,车队没有去远盛实业总部,而是开进了曙光电子厂。
陈元生没有在酒店安排接风宴,而是带大家直接到曙光电子的职工餐厅就餐。
这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自信。
曙光电子的餐厅,不比外面西餐厅的环境差,不比国外那些跨国大企业的餐厅差,不但菜品丰富,还提供汉堡、热狗一类的简单西餐。
最主要的是,厂内的职工全部都在这里用餐,不管是企业高层,还是老外员工,还是保洁、保安,大家的收入可能天差地别,但用餐环境是一样的。
不存在因为迎接老外,而专门走一下形式。
众人来到了餐厅二楼,凯丽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迈阿密。
因为二楼餐厅里面好多白人,比她在魔都机场转机时看到的都多,为她盛菜的阿姨居然还会几句外语。
“好奇妙的感受,好神奇的国度!”
如果老公丹尼尔工作的企业,也是这种氛围的话,那也不是不可以留下来。
当然,他们最大的感触,还是那个mr·陈,这里最大的boss,居然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个看起来随和、坦率、充满正义感的年轻人。
跟同行的老外们一样,丹尼尔两口子大胆的尝试了一下这里的中餐,感觉跟在美国餐厅吃的味道大不相同,或许这里的中餐才正宗吧。
更神奇的是,同行而来的一个老外,居然在这里遇见了一位认识的前同事。
这个老外是在闪迪公司(sandisk,这个时期中文名叫晟碟)上班,他的这位前华人同事也曾经在闪迪工作过。
有缘千里来相会,如果两个人是异性的话,搞不好就能成就一段姻缘。
午餐之后,众人在曙光电子的会议室召开了简单的欢迎会。
因为舟车劳顿,座谈会的时间不长,不会英语的陈boss用汉语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将大家安排了四组,在接下来两天里由专人负责陪同、翻译、食宿,愿意留下来的,咱们随时可以谈,可以签署协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