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们交流的不可能仅仅是这点内容,陈元生描绘的未来市场,给丹尼尔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理想很丰满,前景很远大,看来丹尼尔已经被说动了。
凯丽坐在椅子上,用手指轻轻挑了下额头的发丝:“看起来似乎很诱人。”
从目前的局面来看,凯丽已经放下了心中大部分顾虑,比如:这个中国老板不是骗子,从他乘坐的加长奔驰和庞大的产业规模就能看出,在资金上绝对是有实力的;其次,青州也没想象的那么糟。
但是,如果丹尼尔决定在中国工作,就意味着一家人长期两地分居,孩子们就很难再拥有父亲的陪伴,一家人很难再有愉快的周末和假日。
虽然之前就想过这种可能,但当事实真来临的时候,心中难免会有一些不舍,毕竟一家人还从来没有这样分开过。
丹尼尔晃了晃脖颈:“我们可不仅仅是讨论新公司,还讨论了你的安排。”
“我?”
凯丽瞪大眼睛,疑惑的看了过来。
丹尼尔点点头:“mr陈很认真的跟我谈起了这个问题,问我家里有几个孩子,夫人是什么工作?我告诉你她你是半职业作家,三个孩子,两个孩子上中学,一个孩子读小学。”
“他希望你也能留下,孩子的话,如果有可能的话,也搬来中国上学。”
凯丽还要插嘴,丹尼尔却继续道:“mr陈正和生意伙伴合作建设一所国际学校,优先考虑和照顾的就是他们旗下公司的外籍员工。”
“土地已经批下来了,跟香港一家很出名的国际学校合作,部分学生采用全美式课程,部分学生采用ib课程(国际文凭组织ibo课程),学历得到全球一千多所大学认可。”
“去年那家国际学校,170名毕业生,15人拿到了藤校入学资格。”
“oh,aygod!”
凯丽惊叹道,近十分之一的藤校入学比例,这在米国私立高中也是很强的存在。
丹尼尔尴尬的耸耸肩:“只不过学校还没开始建设,大概要明年才能开始招生,我想丽萨是没机会了。不过mr陈很认真的提议,可以聘请你到学校任职。”
凯丽没有立刻答应下来,她是个自由职业者,并没有职场经验,很担心自己能不能胜任相关工作(到学校任职并不一定是当老师)。
这下好了,本来两人是讨论丹尼尔要不要留下的问题,现在忽然变成了自己要不要留下来的问题。
不过也从侧面反应出来,这家青州的企业,非常的人性化,难道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底蕴?
“你怎么看呢?”
凯丽把问题抛给了丹尼尔。
丹尼尔靠在椅子上想了想道:“我建议等你回迈阿密之后,召开家庭会议,跟孩子们认真的讨论一下这个问题,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如果他们能够接受来中国读书,你就可以留下。毕竟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在这里写了作品,并不妨碍你通过邮件发给国内的杂志。”
“搞不好,你写一个陌生世界的故事,会有更多的读者感兴趣呢,到时候你可以把自己定义为旅中作家。”
“至于工作……”
丹尼尔深吸一口气,犹豫片刻:“看你自己的想法,毕竟mr陈说这里的工资不高,最多只能开每月1500美金。不过mr陈的产业规模很大,并不局限于国际学校,如果你有兴趣留下来的话,其他岗位也不是不可以考虑,比如他们正在开工的数字动力城项目,以后肯定也会需要外籍员工。”
“只要不跟你写作的计划冲突,尝试一下也不是不可以。”
凯丽反倒纠结起来,她也想不到,一次简单的中国之行,居然会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干笑摇头道:“好吧,我先去洗澡,顺便考虑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