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应道:“好的,孙将军。我们争取早日研制成功。”】
【而杨嗣昌则忙着在各地学府推行新学课程的事宜。他召集各地学府的负责人,在京城举行了一场会议。】
【杨嗣昌站在台上,目光扫视众人,说道:“如今大明革新,需要大量新式人才。在学府增设新学课程,是为了让学子们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你们回去后,要尽快落实此事,有什么问题及时向我汇报。”】
【一位学府负责人起身问道:“杨大人,新学课程的教材该如何解决?”】
【杨嗣昌说道:“朝廷会组织编写统一的教材,不日便会下发。你们先安排师资,做好准备工作。”】
【众人纷纷称是。】
【洪承畴则在忙着调配粮草和建立边境粮草储备点的事。他与户部官员仔细核算着粮草的数量和运输成本。】
【洪承畴看着账本,对户部侍郎王强说道:“王侍郎,粮草供应关系到边境安危,丝毫马虎不得。我们要确保每一批粮草都能安全、及时地送到边境。”】
【王强点头:“洪大人放心,我们会与各地官府和运输队伍密切配合,保证粮草供应顺畅。”】
【洪承畴又说道:“边境粮草储备点的选址也很关键,既要考虑安全,又要便于运输和取用。你安排人手,尽快确定合适的地点。”】
【王强应道:“是,洪大人。”】
【时间一天天过去,赵立和钱明在巡视途中不断将各地情况奏报给朱由检。】
【赵立在奏报中写道:“陛下,南方多地新政推行顺利,百姓对安儿瓶等革新产物接受度较高。但部分偏远地区,因交通不便,物资供应不及时,影响了革新产业的发展。”】
【钱明的奏报则提到:“陛下,北方一些地方官员对新政理解不足,执行时存在偏差,导致百姓误解,建议加强对地方官员的培训。”】
【朱由检看着奏报,眉头紧锁。他立刻召集洪承畴、杨嗣昌、孙传庭等人商议对策。】
【朱由检将奏报递给他们,说道:“诸位爱卿看看,这是赵立和钱明的奏报。南方交通问题、北方官员培训问题,该如何解决?”】
【杨嗣昌看完奏报,说道:“陛下,南方交通不便之处,可组织当地百姓修建道路,朝廷给予一定的补贴。至于北方官员培训,臣会安排专人对他们进行新政知识的培训,确保他们准确执行政策。”】
【洪承畴说道:“陛下,修路所需的物资和人力,臣会与各地协调安排。”】
【孙传庭也说道:“陛下,若修路过程中有需要军队协助的地方,臣会安排士兵前去帮忙。”】
【朱由检点头:“好,就这么办。一定要尽快解决这些问题,让新政在各地顺利推行。”】
【几日后,孙传庭兴奋地进宫向朱由检汇报:“陛下,连发弩的研制取得了重大进展!经过工部工匠的努力,已经制作出了样品,经过测试,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