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议已定,基建工程计划正式启动。洪承畴迅速选派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官员和工匠,分赴各地进行实地勘察。
数日后,洪承畴进宫向朱由检奏报:“陛下,各地勘察人员已出发。他们定会详细记录各地情况,为后续工程规划提供准确依据。只是部分偏远地区路途遥远,勘察人员返回或需些时日。”
朱由检说道:“不急,务必保证勘察准确。待勘察结果回来后,再制定详细的工程方案。”
与此同时,杨嗣昌与户部官员日夜核算资金。一日,他进宫向朱由检禀报道:“陛下,经过初步核算,基建工程所需资金庞大。国库拨款可满足一部分,但仍有较大缺口。臣已与几位富商沟通,他们对投资基建工程颇感兴趣,只是对于政策优惠方面,还希望朝廷能明确细则。”
朱由检说道:“杨爱卿,你与户部商议出一套合理的政策优惠方案,既要吸引富商投资,又要保证朝廷利益。对于积极投资的富商,可给予一定的荣誉称号,在商业活动中提供便利。”
杨嗣昌领命:“是,陛下,臣这就去办。”
孙传庭则开始着手组建工程质量监督队伍。他挑选了一批正直且懂工程的将士,对他们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孙传庭进宫向朱由检汇报:“陛下,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已组建完毕,臣已对他们进行了相关培训,他们定能肩负起监督工程质量的重任。”
朱由检满意地说道:“孙爱卿办事,朕放心。待工程开工后,监督队伍要及时到位,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
随着各地勘察人员陆续返回,带回了详细的勘察数据。洪承畴整理好这些数据,与杨嗣昌等人一同制定出了基建工程的详细方案。
洪承畴进宫向朱由检呈上方案,说道:“陛下,基建工程方案已初步拟定。官道修缮与拓宽工程,将分阶段进行,优先保障连接南北的主干道。水利工程方面,先对黄河、长江等主要河流的关键堤坝进行加固,同时修缮周边的灌溉渠道。”
朱由检仔细翻阅着方案,不时点头,说道:“此方案详尽合理。只是工程浩大,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诸位爱卿要做好应对准备。”
杨嗣昌说道:“陛下,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臣建议成立专门的基建工程衙门,统筹协调各项事务。”
朱由检说道:“杨爱卿此建议甚好。洪爱卿,你负责挑选合适的官员,组建基建工程衙门。务必挑选那些有能力、有责任心之人。”
洪承畴领命:“是,陛下,臣定会组建一个得力的衙门班子。”
基建工程衙门很快组建完成,各项基建工程陆续开工。一时间,大明各地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然而,工程进行没多久,就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地方官员向洪承畴汇报,称在官道修建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当地豪绅的阻挠,他们不愿让出土地用于修路。
洪承畴得知后,进宫向朱由检奏报:“陛下,官道修建遇阻,部分豪绅不愿出让土地。臣以为,需采取强硬措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朱由检神色冷峻地说:“这些豪绅只顾一己私利,不顾国家大义。传朕旨意,对于无理阻挠者,依法处置。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尽量安抚好百姓,避免引发民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