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们知道这个事,别提什么天气控制器了,光是这次从基地运回去的军火就够用了。米国现在所有卫星都被吞噬,一点信号都没有,拜普等人更是被困在总部出不去,所有州的大街小巷都乱成一团。
“老大在研究新武器,基地已经参观得差不多了,我先带你们过去吧!”普莱斯队长见时间差不多,任务也算完成了。如果不是杨侠特意嘱咐,其实也没必要带他们绕一圈,直接去研发的地方就行。
杨侠所在的地方是基地新造的厂房,离操作区有一段路程,主要是考虑到研发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影响。比如等离子弧反应堆构建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和其他物质,如果和普通军火制造在同一个场所,后者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偏差。
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只是需要点代价新建场所。但整个基地都是杨侠的,重建厂房几乎不需要成本,有系统在手,这些都不是问题!
于是,他把厂房搬到了基地的另一边,小车开过去都要一段时间。因为距离足够远,杨侠可以放手去搭建等离子核反应堆,不用顾虑各种因素,想怎么操作就怎么操作。
他大手一挥,直接划出几百平的空间,全部用来研发新武器。除了核心机械摆在中间以外,其他区域没放任何不相干的东西。
这完全是为了给新武器腾地方,不过这些都是杨侠提前计划好的,不是说突然就想这么做。
虽然研制钢铁侠战衣占的空间并不大,但其核心的能量装置研制出来却比想象中复杂得多。最基础的就是要搭建等离子弧反应堆。
大型研究设备集中在中央区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机械设备之间巨大的环形真空区域,这就是反应堆的基础模型。接下来就是要利用它产生足够微型能量装置在瞬间持续释放的庞大能量。
其核心原理依然是核聚变与核裂变的结合,过程中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同时还需将这些反应释放的巨大能量压缩至小型装置中,唯有如此,才能将其融入战衣之内。
显而易见,战衣必须轻便且适应作战需求。杨侠也曾考虑过制作一个盾牌形状的能量核心,这样研究难度会大大降低。
毕竟,盾牌与微型装置之间的差异巨大,前者的研发步骤相对简化许多,而越微型的装置,需要尝试和探索的内容就越多。
“老大,许老他们来了,我们直接进来了哈!”麦克塔维什的大嗓门传来,人未到声先至。
他边问边推开门,杨侠通常不会对他们设置门禁,基地里很多地方他们都可以自由出入。
毕竟基地总共就他们十一个人,几乎不会有外人来访,杨侠也就没考虑安装什么限制系统,当然,除了私人空间,比如他的卧室。
杨侠的卧室门采用了系统提供的最顶尖、最坚固的天然材料,即便是小型导弹轰击也能毫发无损,若是更猛烈的火力,也能抵挡一阵。
杨侠估摸着他们大概会在这个时候过来,所以早已做好准备,一切井然有序。
若是平时,特遣队的几个人过来,说上半天也不一定能得到杨侠的回应,尤其是当他全神贯注于研发时,外界的声音他几乎都听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