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驳一下其“素质至上”主张和观点就够了。
“我也抽时间看看他的大作,一点都不了解,就随意评价,似乎也不太好。”
听了黄漪漪的评价,金尚也坦然地说着,然后继续问道
“我打算公开为吕辽鸣不平的事,你们有什么意见”
魏双萍和李萱只是被叫来旁听而已,了解一下公司内部的工作重心。
郑良知默默端着保温杯喝茶,年轻人的事,他也不是太懂,就不多说什么了。
被叫过来开会的刘燕青只懂技术,人情世故也不甚了解。
明了新时代女性想法的王燕赞同道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别说吕辽没什么大错,即便真犯了天条,也自有天兵天将来捉拿,哪里轮得到一小撮人组团欺负一个小年轻以女性的视角来看,多半也是同情吕辽居多”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金尚不失时机地补充着,王燕反应也很快,了然地点点头
“看不惯,但不会视其为敌寇,而是心存怜悯与惋惜,并想要纠正其错误。所以,小金总为他说几句好话,并无不妥。”
对此类操作最为熟稔的赵荣珍琢磨了片刻后,才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如果只是在遭受不公对待方面,说几句公道话,还是可以的。但是,我认为小金总最好还是和他划清界限,旗帜鲜明地反对他宣扬的读书无用的观点,这一点很重要,否则,您可能会陷入比较麻烦的舆论漩涡中,处境比吕辽也好不了多好。”
“这个自然”
个中尺度,如何拿捏,金尚也是有考虑的。
过往的经历已经注定了金尚和吕辽就是对立的两面,真要和他沆瀣一气,十多年“学霸人设”就要崩塌了。
争夺年轻人意见领袖地位的时候,绝对不能放松警惕,但是,遇到“跨界”而来的不公对待,则很有必要一致对外。
只要入局,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吕辽这个“学渣”还在反抗,金尚这个“学霸”才立得稳。
既然大家勉强达成了一致,金尚也可以放心大胆地干,让部下们开始操作了。
“有关电视栏目中发生的事情,以及报纸上的点评,就是舆论关键。以我个人的名义,在线上线下投放署名文章,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条”
会议室其他相关人员纷纷取出笔记本记录,金尚开始郑重地说道
“首先,我对那么多专家教授组团上电视节目,就为了将一名有点小名气的年轻人骂得狗血淋头十分不解。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审判现场,正在举证质询,断案定罪呢”
“其次,节目的主持人也有失分寸,不停打断吕辽争辩的话,以成年人的话术,一而再再而三地试图激怒吕辽,挑起嘉宾之间的对立,激化矛盾。我严重怀疑节目组是不是欺骗了吕辽,一个正常人,尤其是心高气傲的年轻人,压根不可能会接受上这么一档就是为了让自己丢人现眼的节目。”
这年头,真不能太过高估媒体人的节操,未来互联网时代的网红们为了博出位而挑战各种底线,如今的收视率直接关系到广告费的投放情况,这就与工资和奖金、补贴息息相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