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时间,优势逐渐积累,雪球越滚越大,逐渐兼并附近的草场,小户渐渐消失,接壤的都是有实力的大农场主。
到了这个地步,大家抵御风险的能力已经很强了,哪怕经受几年的天灾人祸,一时半会也撑得住。
小鱼小虾已经被吃干净了,周边都是小有实力的,如果不出现意外,未来很多年的格局也就这样了。
就算有扩张机会,以二姑夫家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实体,也很难更进一步了。
实力有限,再大也拿捏不住,这个规模,就是第一层天花板,突破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现在,今夕文化的网购业务,就是个机会,让张华看到了希望,将周围几个大实体捏合成一个整体,一致对外,或许能跨越这一层桎梏,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个家庭的负重前行,是有极限的,找志同道合的家庭一起承担压力,分担风险,是对的。”
金尚想了想之后,也觉得这个方法可以,
“真要是贷款两三亿,一年要交的利息不在少数,如果我是银行,巴不得有这么优质的客户为自己打工。但是,您是我姑父,真要是陷进这个坑里,估计十年都爬不出来。”
“你十年不准备分红”
姑父一愣,旋即反应过来,不由得追问道,
“要是真这么久,那还真扛不住,两三年我还能坚持一下,十年但凡水旱不谐,虫灾病害,田地减产,牲畜病死,估计就要破产了。”
“别人问,我肯定无可奉告,姑父提起嘛,我只能说,证券市场上市之前,没有分红计划。”
“那我心里就有数了。手里有地,心里不慌,赚钱这种事,不可强求。量力而行,借势而为,能上则上,不能上,创造条件也要上。实在不行,放弃”
“这些想法,和姑妈聊过吗”
“阿尚,你放心,一般情况下,你姑妈很多中肯的意见,我都会听,但是,真要是做了决定,她也能理解。有些风险,没必要冒”
“嗯”
这一番话,让金尚对这个略显淳朴,见识不见得高的北地农场主,有点刮目相看了。
不得不说,二姑妈金兰芸的眼光还是不错的,这个姑父,有点内秀。
表面上看,似乎没啥了不起的优点,但是,关键时刻的取舍与决断能力,确实不错。
“分享利益,在自己熟悉的圈子里深耕,是好事。这件事,我同意了。虽然引入太多关联方,有可能产生问题,但是,只要姑父能控制住这个农牧场生产基地,做大做强,渠道打通的事,交给我。”
上游打通了,下游渠道的构建,就是电子商务的重中之重。
民以食为天,吃饭这件事,人人都免不了,这是绝对的硬需求,现在做,可能利润不高,甚至要倒贴钱,但是,为了撑体量,不赚钱也得做,总比风险更大的家电要强。
加上老金的制衣厂,差不多将衣食住行中最重要的两项抓在手里了。
穿衣吃饭,是永远不会过时的生意。
张华亲昵地拍了拍金尚的肩膀。
“小时候抱你,还只有那么点,如今已经是个独当一面的男子汉了。我和你姑妈接近半辈子奋斗的积蓄,就交给你了。”
“放心,我心里有数这个月到下个月上旬,公司比较忙,可能没时间接待,中秋节过后,就稍微轻闲一点,姑父可以带合伙人实地来考察。”
“明白这几天大家都在往农协和公所跑,变着法地找渠道,马上秋收要到了,上一季的存货还堆在仓库,下一季的,总不能都去加工青储吧,牛马猪样,一时半会也吃不了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