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改和“铁公基”要提前了
富裕的流动性,要么回收,暂时找个地方储存起来,要么迅速做大gd体量,和货币总量保持平衡。前者相对保守,后者就明显激进多了。
看来,要加大融资力度,迅速抢占政策风口的至高点了。
金尚的商业版图里面,并没有房地产,但这不代表对土地和不动产的依赖程度就不高。
比如今夕商城的仓储配送点,连锁书店,院线,连锁超市和火锅城,甚至是优衣库以及文体商业化布局,全都和房地产息息相关。
土地,是基础资产,而且是绕不开的最重要一环,它决定了一切以其为核心的上层商业形态的成本。
二舅梅应年那边,估计也是听到了什么风声,最近的商业地产推进速度明显加快了。
翻开了准备在开年后的年度会议上宣讲的稿件,金尚在里面做了点小修改后,才稍微停下了瞎琢磨的心思。
实事求是地说,这个世界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前世是差不多的,区别就是国内的总体实力,要比前世同期略强,影响力更大。这也使得区域经济的周期规律事件,要稍微提前一点。
人口迅速增长的源动力,会给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燃料,越往后,速度越快。
立足北方,辐射全国的今夕文化,在总体战略上,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小金在预设的时间节点上,似乎有点预判上的小瑕疵。
原本觉得最早明年,最迟三年后会取得大发展的房地产,其实已经有躁动的迹象了。
金尚虽然并不打算深入拓展房地产业务,但不妨碍在其中分一杯羹。
曾祖父那边勤联系,看能不能多弄点好地块,几个需要推广全国的项目,也要尽快开始,待不动产价格飙涨,投入就会大很多了。
重资产的投入不可取,但一些打擦边球的项目,却可以试试。
恰好,金尚手中就有很好的工具,今夕聊天,今夕支付和今夕商城。
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如今,今夕支付还是个没有牌照的新型试运营产物,别说类似网上银行之类的,连打白条之类的金融服务都不能从事。
看来,要套一层壳了
瞬间,金尚动了买个基金公司,做类似财付通和余额宝理财产品的想法。
只不过,现在还是太早了。
当然,也不是毫无办法。
在民兴银行正式开门营业,步入正轨后,筹备中的民兴证券,申请相应的资质,是迟早的事。
虽说缓不济急,但也值得期待。
直到这个时候,金尚才意识到,梅应年为什么一门心思要办银行,有了相应资质,当真是太方便了。
不管是商业银行,还是投资银行,都有十分便捷的赚钱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