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洪老伯的意思,就是要以岛为家,如果咱们开辟一个或者数个岛屿为基地,所剩不多的岛民势必会围绕着工厂,成为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大型社区。由于出行不便,不管是工作还是业余生活,都得具备一定的条件,甚至做到基本的自给自足,才能最大限度降低运营成本”
“这是必然的事。”
洪仁全无奈地摊了摊手,
“本岛条件优越,如果可以,我也想优先抢占好地方,无奈”
“有竞争对手”
“不止如此,当地规划也不是毫无长远眼光,修造船,说到底,还是个极度依赖地理条件的行业,尤其是修船,污染有点严重,集中了绝大部分居民和基础功能的生活区,并不对会造成严重影响的工厂开放。除非,有特殊的渠道”
还有洪仁全没有说的拆船行业,所谓的“船舶墓地”,不仅辛苦,而且危险,污染也很大,压根不会在主要港口城市设置,国内的船只报废,就会送到南洋岛屿穷国或者非洲东海岸,除了个别特殊情况,基本都是“出口”了,没有在国内拆船的。
这一点,金尚也是十分了解的,也就没有多问。
“也就是说,除了个别特殊单位,以及关系比较硬的企业,同行估计很难在本岛立足了”
“对实际上,甬东当地居民并不穷,相对全国大部分市镇,还是比较有钱的。渔业就不说了,辛苦归辛苦,赚钱也挺多,旅游业嘛,半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是常态。就是本地上规模的大厂极少,缺少了工业这根顶梁柱,到底还是有点虚,也留不住人,更不用说留住人才了。”
赚钱只是基础,如果不趁着时代发展的浪潮涌起的时候,迅速出手,夯实基础,为将来做准备,恐怕难以在大海对面的同省“兄弟市镇”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别的不说,如今的甬东发展,就极度依赖北仑等港口的海路运输支持,自持力差,甚至有点受制于人的意思。
造船无疑就是十分契合当地的行业,虽说不是本地公司,而是北地来南方发展的企业,因为实力雄厚上市公司,潜力十足背靠新兴互联网科技文化公司,人脉宽广合作伙伴众多,所谓投石问路,抛砖引玉就是此类。
“总结来看,就是说,建厂投入只是一部分,还要完备的职工宿舍,有商品房出售,还要班车通勤,最好还配备有商业购物广场以及娱乐设施供市民消费消遣,这还只是想得到的,还不知道有多少等着完善。有点麻烦啊”
“哪怕不自己做,也要一点方向引导,促成此事,让跟随上岛的员工有归宿感,否则后果难料。”
不是不能做,而是太繁琐了,和当初仅仅当做一份商业投资计划有不小的出入。
站在一个老板的角度考虑,金尚宁愿多出点钱,给员工补贴,都不愿意将和公司运营无关的事往自己身上揽。
遗憾的是,这里不是京城,给点房租和通勤补贴,或者提升一点加班费,就能搞得定的。
“麻烦,但不是不能做,看条件吧,如果长远来看,有好处,也不是不行,还有其他问题吗”
“地质条件”
洪仁全斟酌了一下,继续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