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二级市场几个"最快"的纪录么?有史以来最快上市公司,成立九个月就挂牌了,这家公司十几年前被人收购,私有化退市;现存上市公司,最快挂牌纪录是两年零三个月,从申请辅导到挂牌最快是两个月……还有许许多多让人瞠目结舌的数据,它们哪一家完全满足条件?”
“这倒也是!”
要不了多久,这些纪录将会大幅度被打破,即将成立的中视传媒将会让所有人亮瞎狗眼。
相比之下,今夕视频这种打一打擦边球,严格来说并不违规的情况,真可以算是纯洁如小白花了。
不过,申请上市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旦挂牌,监管也是不含糊的,财务合规,报表审计,董事会监事会再也不能视作儿戏走过场了,时不时被投资人找上门请求调研,还不能拒绝。
也不怪有些公司不愿意上市,老板当得不舒坦,各种掣肘颇多。
不过,有一点,金尚还是有些疑惑的……
“说起来,国内的二级市场重组成立以来,已经快三十年了吧,按理说已经很成熟了,怎么上市公司数量这么少?我看了下,经济上行期,挂牌不多,退市的反而不少,而经济下行期却反过来了,是不是有点反常识?”
“这个嘛!”
梅文辉尴尬地摩挲了一下鼻梁,犹豫了一会才说道,
“我以前也有这个疑惑,也问过不少人,后来才渐渐反应过来。挂牌上市,无非是接受公众监督,承诺一些条件,拿别人的钱做自己的事。经济好的时候,大家都不缺钱,货币宽松,融资简单,用不着来二级市场要饭,除非,你一开始就是抱着造假的目的来的;只有外部大环境不好,大家都缺钱的时候,才会想着来融资渡过难关。”
“也就是说,股票市场上市公司数量飙升,或者杂鱼股太多,反而意味着经济不好?”
“必然的!”
梅文辉十分中肯地答道,
“能去二级市场挂牌的,应该都是优中选优的精品,鱼目混珠的太多,不就意味着大事不妙?”
“明白了!”
如今的二级市场,和前世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市场参与者实力较强,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玩聊斋玩不转。
上市挂牌审核较严格,投资者保护执行更加严格。
欺诈造假的成本极高,抓抓住了,下场很惨。
齐招云当年就是被牵连到,而被抓进去的。他还不是主动参与,而是知情不报,提供了便利,不作为,都踩了两年多的缝纫机,可见这玩意的风险到底有多大。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很简单,买卖主体是机构,个人投资者少,开户门槛不低,再加上互联网时代没有到来,什么网络客户端,手机app,银证通之类的服务都没有。
个人股民基本都是去散户大厅柜台交易,比较有实力,有能耐的就去中户室,大户室。
至于门槛,手续费三千,入金十万。
没错,进门就是这么夸张,这么朴实无华的条件,将一大批想要去资本市场淘金的“韭菜”给拦住了。
在这个家庭年入万元都很体面的年代,能够拿出十万闲钱去炒股的,哪怕是韭菜,也不是一般的韭菜,割不动,压根割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