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给袁农示警的人,为什么要刻意的清除攀登的痕迹
而此举还是袁农所不知道的——他之前就推断出袁农并不信任对方,并故意以此对袁农诛心,可现在王天风却想到了另一个可能。
对方对保密局内了若指掌,知道局里最近网罗了多名痕迹专家,担心这些痕迹专家从脚印上判断出他的身高、年龄和一定的特征!
【也就是说,此人是亲自出手的!】
王天风的呼吸不由急促起来,他最开始想的是对方通过专门负责行动的地下党向袁农示警,但现在意识到对方是亲自出手后,王天风的瞬间意识到了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如果能将此人找出来,或许就是打开喀秋莎情报组的关键突破口!
强忍着激动,王天风道:
“去教师公寓!”
“等等——把他送去局本部,安排进七号囚室!”
七号囚室是保密局局本部中最特殊的一间牢房,不仅里面布满了监听设备,甚至还配备了专门监视的人员——如果有人想借机传递信息,不管什么手段,都逃不出监视。
当然,他也知道这样没用,喀秋莎情报组对保密局的渗透太严重了,这些情报躲不过喀秋莎的眼睛,但如此做,却能展现出自己对喀秋莎情报组的不了解。
安排了专人押送袁农后,王天风重返教师公寓。
但他并没有上楼,而是站在公寓楼下,目光一直盯着205室。
他一遍遍在脑海中模拟攀登的画面,作为一个老特工,他知道不过三米高的墙壁,对很多特工而言都不是问题,但这也只是针对于擅长行动的特工。
除此之外,对方攀登的时候,还需要注意是否被监控,行动必须要迅速,要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攀登、钻入的一整套流程。
或者还需要再加一个撬开窗户锁的动作。
在脑海中一遍遍的模拟后,王天风心中有了大致的想法。
此时负责勘察的人员也结束了所有的勘察,特意向王天风过来汇报:
“王委、王处长,对方把痕迹清除的很彻底,是这方面的专家,足迹专家并没有得出太多有用的信息,不过足迹专家觉得这个人是个了不得的高手,两次的攀登的落点完全一致,普通的高手很难做到这一点。”
王天风敏锐的抓住了关键点:“两次!”
“嗯,对方攀登了两次,最开始我们认为是第一次应该是失误,但仔细研究了半天后,否认了这种可能——对方是有间隔的攀登了两次,也就是说对方进了两次205室。”
两次
王天风来回踱步,满脑子就两个字:两次。
为什么是两次
怎么能是两次
袁家在自己的远距离监控下——这是自己透露出去的信息,虽然自己不是这么做的,但对手一定是这样认为的!
这种情况下,一次就已经非常非常冒险了,为什么会是两次
嘶——
王天风突然反应过来了。
问题出在监听设备上!
袁家,没有自己布置的监听设备,就连保密局内研究极深的物理监听手段都没有,对方第一次进入袁家,必然要先找窃听设备,但并没有找到——离开袁家后,对方根据没有监听设备的事实,将怀疑锁定在了袁农身边之人身上
不对!
为什么对方不直接怀疑是袁农有问题
对了,袁农是青松的直接联络人,袁农出问题,青松必然落网,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对方选择了相信袁农么
可为什么林丽却被从头到尾瞒着连昨晚家里进人都不知道
这么说,对方必然格外的相信袁农——可为什么袁农为什么还会怀疑示警之人
只有一个解释:
对方相信袁农,但相信袁农的人为了稳妥起见,没有直接跟袁农见面,甚至为了安全,没有透漏自己的存在,反而让善于行动之人进行示警——示警之人完成任务后汇报了情况,对方从没有监听设备中发现了问题所在,这才有了第二次的潜入!
【重庆!】
王天风意识到在重庆掩护袁农撤离之人,必然是这一次示警的幕后操作者,对方对袁农极其的相信,但袁农似乎不知道对方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