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2 / 4)

因者事之动机与开始,果者事之终结与受报。

现所处之苦厄,果报也,凡夫痴迷,身受方觉,所谓畏果也,虽畏无补。

先所造之罪恶,因由也,菩萨有智,见始知终,所谓畏因也,畏可止造。

通俗来讲,世人的目光不像仙神一般看的长远,往往事情发生了,才会察觉,畏惧。

但是修行有成的仙神,掌握着天机卜算之道,有先知之能,可以洞彻天机

在事情未发生之前便能看到这件事的结果,推断出这件事情对自身的影响。

就像是下围棋,普通人在棋子被吃掉之后,才会察觉,后悔

可那些棋术高手却能提前看穿数手,数十手棋路,甚至整个棋盘在他们眼中都洞若观火,一览无余。

因果这种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对于凡人来说,就如同随处可见的空气,信则有,不信则无。

可是对于修行仙道到一定高度的大能来说,却是避之不及。

凡间的因果对于那些励志超脱的修行者来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所谓因果,在地球上有一种理论叫做六度空间理论,又名六度分隔理论。

意思是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放在修行界中,最麻烦的事情便是如此,

打个比方,你是一个修行者,好不容易修行有成,

只是教了个徒弟,他下山历练,随手铲除了一个炼制骷髅妖的禾山道门徒。

结果因果纠缠,这个修行浅薄的禾山道门徒有师傅,有同门,有朋友

当然对于修行有成的你来说,这些不过是些杂鱼,他们找上你,也不过是被你随手灰灰了事。

可同样,这些被你所杀的人也有同门,师长,朋友

一波接一波的来找你复仇,这便是因果。

因果积攒多了,就像一团越攒越多,乱成一团的毛线球,指不定哪天就会彻底爆发

从哪个

犄角旮旯蹦出来一个修行有成的仇人来寻你报仇

用道家术语来说,这是人劫

当然解决的办法不是没有,方法也有很多。

最简单的方法,便是一力降十会,你实力够强,管他来多少人,无非就是葫芦娃救爷爷而已。

或者直接从源头解决问题。

当然大部分修行中人修行有成之后一般便会远离红尘俗世的泥坑,躲进小楼成一桶。

紧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两卷

少种因,便难结恶果,这也是很多修行高人甚是收徒,或者收徒极其严格的原因。

当然如果你实力提升的速度超过了你招惹是非的速度,那也另当别论

就拿唐宋自己来说,唐氏集团的极速扩张,夺走了不知多少利益集团的蛋糕

可他们敢吭声吗,上一个敢龇牙的包皮佬集团的血还未干,

最新小说: 儒道狂书生 无墟极道 云养合欢宗圣女,被上门教导培训 孕吐后奉子成婚:孩子是死对头的 模拟千万次,一身金色天赋怎么输 我在修真界做天之骄子 万道神武 杂役都是仙帝,你管这叫没落宗门 当疯批魔尊修无情道后她杀疯了 女主女配互掐小师妹哭唧唧捡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