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公,果真做好了准备?”
和韩绍预料的差不多。
他送往神都的那些所谓罪证,本身并不重要。
太康帝只关心他能不能将事情做成。
对此,韩绍同样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笑着问了一句。
“孤听闻,他袁奉过去也曾是陛下近臣,今此老贼叛陛下而从贼,你怎么看?”
明着是问他李瑾,实则是问太康帝的态度。
李瑾不是笨人,自然听出了韩绍的意思。
片刻之后,悠悠长叹一声,神色颇为无奈道。
“咱家曾闻燕公有诗赋焉‘人生若只如初见、却道故人心易变’,这世间的事情大抵如此。”
“袁氏累世公卿,那袁奉早年确实为陛下信重,可他终究是让陛下失望了……”
“哎,陛下他真的……不容易啊!”
说到此处,这条天家忠犬的眼中甚至现出了几分心疼,又很快敛去。
在徐徐吐出一口浊气后,他这才接着道。
“燕公放心,陛下对袁奉此獠早已没了情谊,燕公但可放手施为,无需顾忌。”
袁奉北上牧守幽州时日已久,他跟太康帝之间曾经发生过什么,韩绍也懒得探究。
之所以兜这么个圈子后,无非是确定一些事情罢了。
现在已经差不多理清楚某些关联后,韩绍便没必要在这方面多作纠缠了。
微微颔首表示了解后,韩绍笑着回应道。
“那便好。”
“至于说准备……”
韩绍神色一正,肃然铿锵道。
“孤得陛下庇佑,得十年喘息之机,如今无论是孤,还是麾下麾下三十万儿郎,皆枕戈待旦,只为替陛下扫荡天下,诛尽不臣!”
或许是被韩绍的语气神态所感染,李瑾白净的脸上现出几分潮红,连道了几声‘好’字。
“燕公果不愧我大雍忠良、陛下肱骨!”
“陛下没看错人、更没有信错人!”
说罢,霍然起身,手中一展,便现出一道龙气缠绕的赤金圣旨。
“既如此,还请燕公接旨!”
等了这么天,就等这道‘杀人执照’的韩绍,还有什么好说的。
当即躬身礼敬。
“臣,大雍燕国公、征北将军绍,恭听圣训!”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膺昊天之眷命,承宗庙之重托,夙夜兢惕,惟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念。然今有逆贼袁奉,不思忠义,不修德行,罔顾君恩,悖逆天道,纠合黄天贼道,欲乱天下,其罪昭彰,擢发难数!
朕虽怀仁德,然贼性凶顽,怙恶不悛,若行姑息,何以谢天下苍生?
今敕令燕国公征北将军绍,统镇辽忠勇劲卒,出镇辽而荡妖氛……”
一通洋洋洒洒的圣旨,辞藻算不得华丽,也称不上什么奇文雄文。
但这对于韩绍而言,已经够了。
有此圣旨在手,镇辽铁蹄南下便是师出有名、名正言顺。
更关键的是太康帝这道讨贼圣旨的后半段写的很模糊,留有了不小的空白。
比如说在讨伐、诛灭袁奉后该如何行事,圣旨中就没有明确细说。
在将圣旨交到韩绍手中后,许是差事已经了结,李瑾整个人轻松了不少。
“陛下有多信重于燕公,想必燕公也知道。”
说到这里,李瑾看着韩绍,忽然道。
“只是……燕公可还记得当年自己允诺过什么?”
当年陛下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以天子之尊私铸王印,用来提韩绍镇压劫气天谴。
韩绍当时承诺,允他修养十年,必替陛下尽复八州河山。
如今十年之期已至……
“不知燕公的话,可还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