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小宇犹豫不决的时候,林老师找到了他。林老师看着小宇的眼睛,认真地说:“小宇,慈善募捐不仅仅是为了筹集善款,更是为了培养我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无论捐多捐少,都是我们的一份心意。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家庭条件而放弃这份爱心。你要知道,道德的力量不在于金钱的多少,而在于我们内心的善良和真诚。”
小宇听了林老师的话,心里一阵触动。他想起了自己之前在“道德寻宝”游戏中的承诺,也想起了这段时间以来同学们对他的帮助和支持。他咬了咬牙,决定把自己平时积攒下来的零花钱都捐出去。
当小宇把捐款箱交到老师手中时,他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知道,自己这一小小的举动,不仅是对他人的帮助,更是对自己道德品质的一次升华。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宇在道德育人的熏陶下,逐渐成长为一个思想高尚、品德优良的学生。他不仅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用自己的行动去传递爱和温暖。
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次关爱孤寡老人的活动。小宇和同学们一起来到养老院,为老人们打扫房间、陪他们聊天、给他们表演节目。在养老院里,小宇遇到了一位名叫王爷爷的老人。王爷爷无儿无女,生活十分孤独。小宇主动和王爷爷聊起了天,听他讲述过去的故事。王爷爷被小宇的热情和善良所打动,紧紧地握着他的手,眼里闪烁着感动的泪花。
从那以后,小宇经常利用周末的时间去看望王爷爷,给他带去一些生活用品和水果。在他的陪伴下,王爷爷的生活变得不再那么孤独,脸上也时常露出了笑容。
小宇的善举在养老院里传开,不仅让王爷爷感受到了温暖,也让其他老人对他赞不绝口。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将小宇的事迹反馈给了德馨中学,林老师得知后,在班级里特意表扬了小宇,鼓励同学们向他学习,用实际行动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
受到表扬的小宇并没有骄傲自满,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在道德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他深知,自己之前自私自利的缺点差点让自己迷失方向,是林老师的引导和同学们的帮助让他重新找回了正确的价值观。如今,他想要把这份爱和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
在学校里,小宇发起了一个“爱心互助小组”,号召同学们一起帮助那些在学习或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小组成立后,很快就有了成效。有的同学数学成绩不好,小宇就组织数学成绩好的同学为他进行一对一辅导;有的同学家庭经济困难,小宇就和大家一起为他捐赠学习用品和衣物。在小宇的带动下,班级里的氛围变得更加团结友爱,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
然而,小宇的善举也引来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些同学觉得小宇是在作秀,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认可才这么做的。面对这些质疑,小宇并没有生气,也没有辩解。他只是默默地继续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因为他知道,时间会证明一切,真正的善意不需要过多的解释。
有一天,学校收到了一封来自偏远山区小学的求助信。信中说,那所小学的教学条件非常艰苦,孩子们没有足够的学习用品,甚至连像样的教室都没有。学校决定组织一次募捐活动,为山区小学的孩子们送去温暖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