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决定量才适用,擢任你为御史大夫,协助朕监督满朝文武。”
皇帝话音落下,王维、苏无名等人俱都吃了一惊,想不到陛下竟然委任李白这样的要职。
要知道御史大夫统领御史台,肩负着监督天下官员的重任,官居正二品,地位仅次于中书令、侍中,与六部尚书平级,陛下将这样的重任交给李白,可谓恩宠有加。
李白喜出望外,当即跪地叩首:“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磕完头之后接着道:“臣自从担任钦差之后,就喜欢上了为民请命,陛下委臣以御史大夫的重任,臣定当监督全国的官员,让大唐上下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李瑛又道:“不过呢,朕得与你做个约定,御史大夫乃是当朝重臣,你不能再像从前那样随心所欲,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前思后想,慎重考虑,不得意气用事。”
李白一脸郑重的点点头,拱手领命:“臣谨遵陛下吩咐!”
“你如果犯了错,朕会直接把你贬为平民,绝不会对你手下留情!”
李瑛一脸严肃的给李白戴上了紧箍咒。
随后,李瑛又让王维回尚书省起草一道诏书,调现任御史大夫崔希逸前往安徽接替田仁琬担任布政使,主政安徽。
御史大夫需要的是敢说真话,不怕得罪人的硬骨头,最好是像魏徵那样铁骨铮铮,不怕忤逆皇帝的忠臣。
李瑛登基之后先后任命裴宽、崔希逸二人为御史大夫,裴宽为人忠厚正直,敢于担当责任,是个不错的人选。
但崔希逸却很让李瑛很失望,此人是个官场老油条,城府深沉,为人中庸圆滑,从不轻易得罪人,而这这种性格却是最不适合担任御史大夫。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内,每到有大事的时候,崔希逸从不主动表态,从不轻易站队,简直就是一个好好先生。
御史台在他的带领下一片祥和,与官员们相处融洽,一年多的时间下来所弹劾的几乎全部都是七品以下的小虾米,这是李瑛最不能容忍的。
当初之所以委任崔希逸为御史大夫,一是因为他是最早支持李瑛称帝的节度使,在局势未明的情况下就率领三万河西军拥护李瑛为帝,算得上从龙之功。
在李瑛登基之后一直没有调崔希逸到中枢,又在河西节度使的位子上待了三年,直到李瑛去年废黜节度使制度,这才调崔希逸进京担任御史大夫,一同进京的皇甫惟明则被任命为刑部尚书。
但在任职一年多的时间内,皇甫惟明表现还算不错,崔希逸领导的御史台则让李瑛大失所望,因此便借这个机会把崔希逸调整出京,前往安徽担任封疆大吏。
“那个……李长源在这次整顿少林寺的时候表现上佳,陛下不考虑把他调回京城任职吗?”
在准备告退的时候,李白又想起了远在登封的李泌,当下非常仗义的替李泌美言了一句。
李瑛挥挥手:“至少让他在登封磨练个一年半载,哪能这么快就让他回来!”
“我就知道陛下将来还会重用他!”
李白一副恍然顿悟的样子,随即与李白、苏无名等人一齐告退,离开了太极殿。</p>